信息播报 |
危机公关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关服务 > 危机公关 >
浮躁:中国企业的致命瓶颈(2)
发布日期:2011-01-01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价值中国

    联想的资本运作业务赚不赚钱,现在评论还为时太早,我们先看看联想集团主业在世界上的地位。首先,世界最佳品牌100强中,联想集团名落孙山,其同行却有相当不少上榜:惠普(10名);苹果(17名);三星(19名);索尼(29名);戴尔(41名)。再看联想集团的主打产品笔记本电脑,我在美国的网站上查了2011年笔记本电脑前十名的排行榜,联想仅有IdeaPadU350一款排在“老九你不能走”的位子。这令人不能不担心中国企业走出去后的前途。

    再看另一个标杆企业海尔。应该讲,海尔在1992-1998年的平面产品多元化战略阶段比较成功。这期间,它基本做到了资本围绕主业运营,成功从1984年的只有冰箱一个产品发展到了1998年的几十种家电产品,并从白电领域跨入黑电领域。但是,成功之后的海尔却失去了以往的专注,成为一家无所不能的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令人眼花缭乱,共有家电、通讯、IT、家居等12个之多。比联想更加尴尬的是,海尔的主业家电在国际市场只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与全球品牌挂不上钩。

    最后看看服装业霸主宁波雅戈尔集团。它在房地产和股权投资领域的投资比例和收益早已超过服装业,因此被戏称“最不务正业”。至于主业服装,在国际市场始终没有突破“为人作嫁”的窠臼,其品牌地位比海尔还要尴尬,基本上是没有挂牌的资格。

    根据雅戈尔网站的介绍,其在投资上“先后对广博集团、宜科科技、中信证券、宁波银行等多家企业作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很显然,在中国,赚钱根本就不需要专注,恰恰相反,不专注和胆子大反倒是赚钱的重要因素,而这两点正是中国企业家的长项。但是我又非常赞同大前研一的论述:“中国的机会太多,以致很难有中国的企业家专注于某个领域,并在该领域作出卓越的成绩。”除了华为等少数派,中国有多少企业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不但现在很少,恐怕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会很少。为什么?因为企业家都已经不想做实业了!

    前不久,一个供应商兴冲冲地告诉我,他在江苏省二三级城市搞房地产,投资前景看好。这是一家做木制工艺品的小型出口企业,营业额不过1000万美元而已。当我问他投资房地产的资金从哪里来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拿出口企业发展业务的名义从银行贷啊!”我不禁愕然:“那不是短期贷款吗?”他笑了起来:“大家都这么做的,短期加短期不断循环不就是长期吗?”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不由揪了起来,一是担心迈克尔斯公司与他的业务被其房地产投资所耽误,但更多的是为中国企业这种人人热衷搞投资和不务正业的风气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所担心。

    这才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方。我们的企业像是玉米地里的黑熊,见一个掰一个,一旦沾手金融投资,顿时豪情万丈,欲罢不能。可是惊回首,却与主业渐行渐远。

    败者为寇,过眼烟云

    其实,在短暂的当代中国企业史中,这种不专注和豪赌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甚至企业家锒铛入狱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托普神话可能最具有讽刺意义。

    托普软件在股市被爆炒时,华为的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问宋如华:“托普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个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大学教授出身的宋如华,他无可奈何地说:“托普软件到底是什么东西,哪些方面知名,很多人还不知道。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