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的新国标我们负责一部分,这一次会更加严格,涉及的面更广,更系统,监测平台和技术手段、监测的软件等设置了很多,对以及整个系统都有要求,的转换率,等比以前更严格,因为产品不过关并网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很难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国网科学研究院宋丽霞接受时表示。
并且,相关证券分析师认为:“严格的背后会造成的又一轮洗牌,一批不能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比如,低电压穿越和无功调节国外都有要求,前几年国内发展太快了,萝卜快了不洗泥,光造了,没考虑太多。”
而对于风电并网的标准出台也是一波三折。首席专家胡学浩讲了这样一段他亲身经历的历程。
2006年1月,法正式实施。按法律要求必须有并网标准。于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国标,先是委托,中电联再委托公司、风业等具体执行。当时就出了一个指导性标准,适用了几年后就变成推荐性标准,但都是临时性的,指导性和推荐性标准都只能用两三年,正式的国标一直没出台。如今,这项推荐性标准也过了时效必须作废。去年,国网公司做了一个标准,但只是公司行为,不是行业标准。这一次的新国标就是在推荐性标准基础上制定的,故而慎之又慎。
无疑,低电压穿越成为新国标的焦点。胡学浩回忆,在2006年做指导性标准时,就写入了低电压穿越这项,后来审查时被删除,理由是当时的情况还不适宜写入,所有的风机都没有低电压穿越功能,写进这项则会造成所有的风电场都无法并网。
但是,“后来出现了吉林40万千瓦风机脱网事故,电网公司就召集我们开会,问为什么会跳掉,我们说他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公司又问为什么不具备这个能力,为什么不用标准规定下来?”胡学浩说,自此也有很多声音,要求一步步完善低电压穿越和无功补偿,“虽然新国标里加入了低电压穿越,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各个国家对穿越时间的长短也意见不一”。
虽然起草者称,历时几年多次对欧洲进行考察,但风电企业却提出,“这样的严格规定对中国并不一定适合,据说我们的规定比还严格,中国的很多风机是国外设计的,现在并网规定却超过国外标准,将很难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