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太湖之滨;巴青县、比如县,雪域之巅。4000米海拔之落差,4000公里之路遥。
2017年,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先后派出 19名专业骨干,分批赴西藏巴青县和比如县,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援藏帮扶工作。
期间,电力援藏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精神,战严寒、抗高反,用超常的精神和毅力,按照既定目标圆满完成电网建设任务,在雪域高原点亮了湖州电力的明灯。
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迎挑战
初到西藏的人都会或多或少面临高原缺氧的问题,湖州援藏帮扶人员也不例外。 2017年7月18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的庄为栋和其他2名援藏帮扶人员赶赴西藏,没想到这个平时身体倍棒的健壮小伙一下飞机就有了高原反应。“头晕、胸闷,总感觉气喘不上来。”庄为栋回忆着说,“第一次去西藏,没想到高原反应这么强烈,鼻子出血不说,甚至还发起了高烧,体温达到38.5摄氏度。”因为身体不适,庄为栋独自在拉萨逗留了一天。是继续前行还是返航回湖?庄为栋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既然已经踏上了这片土地,就应该选择坚持,我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庄为栋说,经过与医生确认,他最终还是决定和队友共同踏上了去比如县的征程。
除了对环境的不适应,当地饮食也与湖州有着很大的差异。帮扶小组成员陆永卫告诉记者,当地不生产蔬菜,所以蔬菜价格比湖州贵很多,饭桌上肉类荤菜偏多,加上麻辣风味,有时候实在不合口味,米饭配点花生米就当一顿午餐了。陆永卫说,虽然对当地饮食不太适应,但大家总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欢乐,偶尔带些干粮到工地现场,三三两两席地而坐,午餐的同时也可以欣赏蓝天白云;为了改善伙食,大伙儿早上在宿舍里熬一些稀饭,思念一下家乡的味道。
俞庆生是此次帮扶团队成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拥有近40年的输电线路建设经验。今年59岁的他得知援藏帮扶消息后主动请缨,援建110千伏夏曲卡输变电工程和达塘输变电工程。“这两个输变电工程线路总长160多公里,沿线道路崎岖,有的路段险峻到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江水汹涌的怒江,下雨时会有泥石流从峭壁上滾下来,非常危险。”俞庆生说,“我们每天到施工现场最短的路程来回都要乘车3小时以上,经常吃不上饭,只能用压缩饼干充饥,大家体重都减了十几斤。”
这批援藏帮扶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那曲,当地强烈的高原反应和恶劣的环境,与他们之前想象中的有很大差异,但是当他们面对头痛胸闷、饭菜难以下咽、气温寒冷等重重困难后,他们却没有畏葸不前,而是选择坚持,并在那曲最需要大家支援的地方开始了一场战斗。
不畏艰辛优质工程赢青睐
西藏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援藏建设项目。巴青县位于那曲东北部,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地处怒江上游的南羌塘大湖盆区,境内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巴青县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自2017年3月启动,因为高原施工期很短,导致施工难度极大。“3至4月的巴青县处于雪季,冻土施工有着极大困难; 6月到10月是雨季,时常会有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路面十分湿滑,施工和运输条件差; 11月份最低温度基本在零下10至18摄氏度之间,天气因素极大影响了施工进度。”帮扶组成员陈哲浩是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第一批到巴青县开展帮扶工作的成员。他说,除此之外,冻土和沼泽也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挖机在平原挖两米的基坑只要十分钟,但在高原却要挖两小时。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他们并没有降低标准,而是想方设法不折不扣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让巴青的配电网与平原地区一样优质可靠。“去那里之前,没想到当地条件十分艰苦,不但配网建设基础差、施工工具不齐全,而且管理也有些混乱。”施晓春今年46岁,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曾参加过G20保供电、抗冰灾和台风等重大活动。他告诉记者:“当地的县供电局只有35名员工,但是面积却比整个浙江省还要大四五倍,管理上肯定来不及。”为了帮助施工单位加快进度,他和团队专门花了几天时间了解所有剩余工作量,并排出进度表,对所有路线进行摸底,对照设计图纸对受地形影响的线路重新进行规划。“光3天时间,我和同事就步行了30多公里!”施晓春说,巴青地缘辽阔,其中一个建设点离城区有15公里,来回就要花费3个小时。
“藏族同胞居住点很分散,往往为了四五户人家的供电就要放10多公里的支线,队员们经常一早出发,午饭就吃点压缩饼干,晚饭后又要冒着尘土,打着手电筒去施工单位项目部召集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开会。”陈哲浩说,“在高原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不缺的是精神。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所有人都很投入。”
“在巴青县156个行政村只有76个村带电,有电村因为配电网架薄弱、运维力量极度欠缺,有线无电情况极其普遍,当地很多小孩子都没有见过电灯。我们在那里新建了10千伏线路81.7千米, 0.4千伏及以下线路86.37千米,新增加了配变77台,总配变容量一共有1.08万千伏安,解决了3868户居民用电问题。”帮扶组成员吴潇潇说,孩子们看到灯亮起来时的欣喜若狂让他记忆犹新,所有的艰难困苦在那一刻都化为送电人的喜悦和幸福。
主动请缨勇挑重担映大爱
“我们80后的骨干不上,谁上?”吴潇潇说, 6月接到单位援藏通知后,他就和家里人商量,得到支持后他就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工作10多年,比起90后的年轻同事,我们更有经验,比起年长的同事,我们更有体力。”吴潇潇告诉记者,在巴青县,他和团队成员协助项目业主调整计划、整理材料,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效率。“这次援藏,唯一的遗憾就是错过了和妻子的十周年结婚纪念。”马彦民告诉记者,妻子是一名英语教师,本来工作就非常繁忙,这次丈夫参与援藏帮扶,带孩子的任务全落在她一人肩上。很多帮扶组成员的小孩都比较小,刘勇奔赴帮扶一线时小孩才刚满七个月,长时间在外艰苦工作对家人充满了思念和牵挂,在供电都无法正常保障的情况下,与家人网络视频是一种奢侈,但更是一种慰藉。
在19名援藏的成员中,张珏是唯一一名女同志,女儿上高中二年级。去年12月中旬,她依旧还在为那曲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援藏帮扶管理着档案。“在我们去之前,各种档案零散堆放在各个办公室桌上,没有专门存放档案的仓库,没有专人看管,这样很容易产生很多后续的问题。”通过电话联系,记者了解到张珏和团队成员帮助当地供电公司管理档案,从无到有,手把手地指导工作。“帮扶组党员们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情操和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作风深深得打动着我,临时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和力量更是激发了我加入党组织的向往。我怀着‘有志而来、有为而归’的决心,肩负着‘援藏一次、造福一方’责任,向帮扶团队的党员们学习,跟他们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85后小伙周彬在帮扶组党员的感召下,郑重地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们的经历和体会只是湖州电力部门援藏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高度重视援藏帮扶工作,积极选拔优秀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参加帮扶,为西藏电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攻坚克难、不辱使命、履责担当,在青藏高原留下了湖州电力人的光辉足迹,在世界屋脊洒下了光明的火种和希望!(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