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2月份CPI同比涨幅明显回落至3.2%、3月份CPI同比上涨百分比反弹至3.6%后,CPI这一反映通胀预期的经济数据在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4月份数据前,获得更多关注目光。
目前,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和中金公司对4月份CPI同比上涨的预测值为3.4%,交通银行预测为3.3%,华创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等机构则预测只有3.2%的同比增幅水平。
而北京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12年中国物价涨幅将趋于下降、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但成本推动压力或将成为影响CPI的重要因素。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CPI呈现持平走势的可能性较大,未来CPI的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宏观因素,其中资源价格改革将成为影响CPI的重要变量。
“中国资源成本价格长期持续偏低,成本上涨将成为刚性需求,资源价格调整的时机和方式,都将成为今年影响CPI的重要因素。”庄健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4月下旬发布的《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2年春季报告》亦指出,2012年CPI涨幅有望回落至4%以下,短期内通胀压力将明显减轻。报告枚举的有助于保持物价基本平稳的因素包括:出口和投资增速下降,经济增速平稳回调,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将有所减轻;控物价的货币条件持续改善;食品价格涨幅企稳回落;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弱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光建认为,今年通胀压力并不严重。他说:“放缓全年经济增速的‘稳中求进’、去年以来货币调控效果逐步显露,货币政策调控到位已成为稳定物价的强心剂,房地产调控力度的加大也为稳定百姓对价格的预期尽到重要作用。”
尽管通胀被指“有所缓解”,然而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压力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生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有前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信贷、货币投放过多所积累的货币因素。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成本上升阶段,劳动力成本、资源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都具有长期性特点。而中国对环保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关注,将势必会加大企业成本,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值得注意的价格波动因素。对此,庄健分析说,成本因素的上行正在成为刺激CPI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从近期政策价格环境变化看,如果针对油、电、气等在各地实行价改,原料价格的传导也会造成CPI上行压力增大。
关于如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庄健认为,首先是保证供应,从供求角度提供有效供给;其次是保障经济增长的稳定;此外还应在推动价格改革的同时,同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市场开放,允许民营力量加入,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在农产品价格方面,应该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对养殖业补贴以稳定农产品供给,提升其抗击风险能力,让农业自给自足,减少对外依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