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和长三角将率先建起城际互联充换电服务网络
12月20日,中电联在海口举办的“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及充电装置、储能技术展览会”上发布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提出,我国现阶段应建立以“换电为主、充换结合、多种形式、市场导向”的综合充电服务模式。国家电网公司同时在会上宣布,今后五年将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的分布特征,首先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建成能够实现城际互联的充换电服务网络。
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可能达到50万、80万和100万辆三种情境,已编制了相应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规划。规划将优先保障试点城市建设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对未列入国家示范应用推广计划的其他城市,将结合当地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充换电服务网络。这个充换电服务网络将依托电网的资源,通过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交通网的“三网”技术融合,实施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三化”管理,实现对电动汽车用户跨区域全覆盖的同网、同质和同价的“三同”服务。
据介绍,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能够克服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四大瓶颈“,即电池不支持快充的瓶颈,电动汽车使用者因慢充不能实现方便快捷补充电能的瓶颈,汽车制造商因没有服务网络不敢大规模制造电动汽车的瓶颈,配电网难以承受大规模随机充电负荷的瓶颈。
在为期三天的展览会上,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四大创新示范工程集中展示了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运营成果。其中,浙江示范工程以换电模式为主,支持电动汽车在杭州及金华间跨城际行驶;青岛薛家岛示范工程是集公交车充换电、乘用车电池集中充电、储能应用于一体;苏沪杭城际互联工程在3条高速公路的5个服务区建成9座充换电站,实现电动汽车在三地间自由行驶;北京高安屯示范充换电站建成后将成为北京东部地区电动环卫车的集中运行站及电池配送中心。
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措施不到位,相关规划不明确;部分关键技术尚未成熟,技术路线仍不明确;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标准不健全等三方面。为此,《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研究报告》提出了要优先突出发展公交、公务、公安、环卫、出租、邮政、物流等定向用纯电动汽车的建议,确定了“换电为主、充换结合、多种形式、市场导向”的综合充电服务模式建议。此外,报告还提出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将动力电池纳入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统一规划;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政策层面也在不断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利好消息。上个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城市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鼓励政策,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尤其具体细化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制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仅住宅小区和工作单位要为每个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均配备一个充电桩,在政府机关和商场、医院等公共设施及社会公共停车场,也必须适当设置专用停车位并配套充电桩;同时,城市要调配资源,建设少而精且覆盖示范运行区域的快速充电网络。
据悉,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正联合开展15项充电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电能计量、充电设备技术条件、充电站安全等多个方面。统一标准的制定,将为电动汽车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划定规范,对推动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其珏 郑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