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围绕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能源垄断问题可谓是老生常谈。而这几年打破垄断的呼声也从未间断。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消息称,有关司局分别编制了油、电、煤、天然气以及新能源领域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细则,待修改完善后,有望于6月底前印发。这被认为是对能源垄断破冰的再一次尝试。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指出,价格改革不是简单的涨价,而是通过多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来实现市场化的价格。
两大油企垄断天然气管网,民间资本难以插足
从能源领域细分行业来看,煤炭、天然气管网以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新能源领域,民间投资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同时,以编制《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条例》和《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工作为切入点,国家能源局组成两个工作组,分别开展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天然气管网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领域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衔接和调研工作。
但是,与成品油不同的是,天然气的运输依赖于管道,其产业特性决定了其垄断性比石油更强。管道比上游资源更可能成为天然气发展的瓶颈。
“民间资本进入天然气领域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垄断。目前国内的天然气管网基本上被中石油、中石化垄断,民间资本根本无法插足。”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对记者指出。
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只有4%,大大低于全球22%的比重。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没有多方资本的参与,天然气没有足够的动力发展得那么快。
此外,据卓创资讯了解,目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70%以上集中在传统的油气田区。这些资源好的区块,基本上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几家油气公司。此外,行业里的技术以及顶尖的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也都集中在这几家大的油气公司。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凌轩认为,民营企业想要于此一展身手,最可行的途径,莫过于进入之后,聘用国外的一些服务公司进行操作。但即使如此,同样存在其他难题,除了常规天然气之外,非常规天然气也如此。以页岩气为例,页岩气开采出来后,还面临着处理、集输、销售等一条长产业链。当前的政策层面,集输、销售等环节均被大的油气公司所掌控,民营企业还将遇到非常大的难题。
宛学智还指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领域,民间资本进入的阻力较小,但是电力并网是个难题,这影响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经营效率,导致其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下降。
两大油企发力下游燃气业务,全产业链垄断或被捆绑定价
目前,我国具备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资质的只有四家企业,分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其中,中石油大约控制80%的天然气生产份额。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告诉记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究竟朝着怎样的市场去改革是很重要的,是保证供求双方的充分竞争,还是生产商和管道进行分离?改革不能固化垄断,如果延续垄断机制,只能说是低级的市场化,走样的市场化,借市场化之名行垄断之实。
他指出,价格改革不是简单的涨价,而是通过多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来实现市场化的价格。
“天然气价格改革应当反映供求关系,但首先需从上游打破行政垄断,而不是仅仅让终端产品的价格市场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也认为。
今年“两会”期间,广西代表团人大代表刘庆梅、林繁等人提交了《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加强反垄断工作的建议》。这份《建议》认为,近年来国内石油巨头在天然气下游开展的并购潮与“新36条”背道而驰,建议政府在天然气领域打破上下游一体化的垄断。
值得注意的是,两大油企开始大力拓展天然气下游业务。
前不久,中石化与新奥能源联合收购中国燃气一事引发了市场对于将在下游城市燃气市场形成垄断的担忧。据了解,目前该收购案已提交商务部进行反垄断审查。
同时,近几年,中石油旗下燃气业务整合平台中石油昆仑燃气在市场上动作频繁。中石油对燃气业务的野心可见一斑。
依照中石油的发展规划,将在3年内实现下游天然气业务收入超越现有油气勘探业务,在5年后下游燃气业务收入达到500-1000亿元。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天然气上游已经被以中石油为主的两大油企垄断,如果它们再进入终端消费市场,对没有自主气源及进口权的民营燃气企业造成极大的市场冲击。
此外,如果两大油企慢慢进入并垄断终端市场,则意味着它们完全实现了对天然气的捆绑定价,固化了其对天然气产业链的垄断,在这种上游气源中游管输下游终端的全产业链垄断结构下,生产商将利用垄断管道的势力,谋求在定价上的更多利益。所以,天然气改革仅仅实行从终端产品上的价格市场化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