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过去半年,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2011年上半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各地区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比较各地区年度及“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确定了各地预警等级。内蒙古、江西、河南、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节能与GDP的矛盾
在分析上半年的节能形势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现象是,一些地区一方面节能工作在全国落后,一方面GDP快速发展、用电量激增。
7月底,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上半年GDP数据。记者发现,上述8个一级预警地区的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9.6%的平均水平。具体数据为:内蒙古15.0%、江西13.0%、河南11.2%、海南10.4%、甘肃13.9%、青海13.3%、宁夏11.5%、新疆11.7%。这8个预警地区西部省份就占了5个。
与此相对照的是,7月29日,中电联发布《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1年上半年)》。其中提到,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2%。各月用电量增速均在10%-14%,仍在较快增速范围内。上半年各省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西部区域用电量增长最为迅速,达到15.8%,明显高于其他各区域。
报告提到,化工、建材、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重点行业用电量合计7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3.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0.8%。
受四大行业用电量增长的拉动作用,新疆、江西、福建、云南、宁夏、海南、青海、甘肃、内蒙古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都超过15%,西部地区省份用电量增加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述地区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致使用电量大增,同时也加重了节能工作的难度。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能源需求过快增长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把“高烧”退下来,必须着重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电。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朱守先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虽然一再强调抑制高耗能,但高耗能的存在不可避免。“我国还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市场有需求。实际上,目前高耗能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也有更新,并不是完全复制重复。西部资源省份的问题是吸引不到人才,缺科技、缺人才、缺管理。”
日前,中国科学院对外发布《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对中国省区市GDP质量指数进行了排名,北京、上海、浙江排名前三位。后10名依次是:江西、湖南、山西、广西、云南、新疆、青海、贵州、甘肃、宁夏。专家认为,追求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综合成本低、品质好的GDP应成为社会的共识。
资源的包袱?
在采访中,曾经有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节能工作的重视,一些资源禀赋好的地区陷入了矛盾之中:如何让资源助力经济腾飞的同时避免成为节能的包袱?
事实上,这个问题虽然让人纠结,但并不是无解。
从国家发改委的预警晴雨表上,记者看到,煤炭大省山西在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十二五”进度的预警等级均为三级,属于节能工作进展相对顺利的级别。而同样是煤炭大省的内蒙古是一级预警。山西是怎么做到的?
据了解,为保证节能降耗实施效果,山西省经信委提出,将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重点工程实施情况,纳入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内容。同时,对列入2011年关停淘汰企业,采取停电、停运、停贷、停水、停煤和吊销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强制性措施。
和山西不同,北京采取了另一条途径:“降温”GDP。北京在“十二五”规划中把五年年均增速定为8%。上半年,北京GDP增速8%排名全国倒数第一。对此,专家解读为,这是北京贯彻科学发展观、寻求战略转型的主动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GDP高速增长,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加,正在迫使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平衡、健康的方向转型。
然而,经济转型非一日之功,在节能的重压下,有学者提出,应该对中西部区别对待。西部目前仍然面临经济发展任务,高耗能产业向西部转移,对资源就地开发利用、减少浪费有好处。但反对者认为,靠山吃山的路子行不通。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生态脆弱的西部应该吸取东北等地的资源枯竭城市艰难转型的教训,依据自身条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朱守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我国的节能考核并非一刀切。国家审批通过的一些能源基地,对这些地区肯定不能用常规的GDP能耗进行考核。朱守先认为,地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完善官员考核机制。“有主动规避污染意识的官员还是少数。为了政绩,拼命挖资源,在换届时上一些见效快的项目等行为屡见不鲜。我在云南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盲目上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污染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考核的内容,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