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奋进创伟业 和谐凝聚谋发展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坐落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西南8公里嫩江右岸,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有职工3265人,是国有特大型火力发电厂,东北电网重要的电源支撑点。
富拉尔基发电厂前身为富拉尔基发电总厂二电厂。富电总厂原隶属于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由富拉尔基二电厂和亚电鑫宝热电有限公司(新中国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富拉尔基热电厂)组成,2002年末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划归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二电厂始建于1978年,是国家“六五”计划重点工程,共分两期建设,一期三台2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82、1983、1984年投产;二期三台20万千瓦机组于1987年、1988年、1989年相继投产,现装有6台20万千瓦凝汽式机组,有220千伏送电线6条、110千伏送电线6条,35千伏送电线3条和6千伏直配线34条,所产电能全部输入东北电网。2010年12月,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后,企业改制设立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成为上市公司旗下的主力发电厂。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黑龙江省先进企业党组织以及华电集团先进企业、三星级发电企业、文明单位标兵、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富拉尔基发电厂全体干部职工贯彻价值思维理念,积极应对生产经营形势日趋严峻、机组安全经济性下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困难,发扬“创业、创新、创效”的企业精神,立足企业实际,合力攻坚克难,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多种经营、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了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自归属华电集团公司以来,企业已连续六年实现利润超亿元,累计上缴利润8.6亿元,税金12.38亿元,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创了老企业和谐发展的新天地。
企业全景
一、坚持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向经营生产型企业转变过程中,该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动摇,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富拉尔基发电厂投产于80年代,机组平均服役时间已逾25年。设备老化严重,健康水平下降,主设备缺陷增加,严重威胁着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在电网调度中,20万千瓦机组作为调峰机组的启停的次数逐年增多,使得机组技术经济指标劣化趋势明显。面对不利条件,厂领导班子要求全厂职工正视现实,不等不靠,用严格的管理和辛勤的汗水,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每年年初,厂都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布置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为深入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贯彻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体系、监督体系为主线,实施安全生产的“一票否决制”。将全厂的安全管理划分为主业、多种产业、外来施工企业、对外施工单位、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等六个方面,从而有效覆盖全厂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不留死角,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认真开展入网安全性评价、无违章创建和季节性、阶段性安全大检查等各项工作,按照闭环管理原则认真落实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强化设备检修和日常维护,完善厂内监督管理体系,继续坚持生产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制度,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努力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截至2010年末,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508天,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按照华电集团公司 “管理创新年”活动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多种经营以及党建工作等各五个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将星级发电企业创建作为推进“管理创新”的有效载体,召开动员大会、推进会和月度工作例会,制订计划任务书、分解落实指标,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三星级发电企业的创建工作。强化运行管理和节能管理,针对指标评价中发电油耗、发电水耗等项目上存在的差距,制定措施,努力降低煤、水、电、汽等各种消耗,在发电量、负荷率下降的情况下,力争使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优化。针对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的不利形势,加强与电网之间的协调、沟通,抓住有利时机努力抢发、多发,不断优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每年厂机组利用小时数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企业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运行单控室
三、稳步推进内部改革,不断强化激励机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在拥有优良传统的同时,也积淀下沉重的历史包袱,多年来,企业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积极稳妥地实施企业内部改革,用变革的方式和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施薪酬制度改革。根据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落后、奖项过多、工资结构不合理、薪酬激励作用不强的实际,企业认真贯彻华电集团公司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经过广泛调研,系统总结、借鉴同类型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在主业范围内实施薪点工资制。整合归并多种奖项、建立晋升通道,真正实现工资能升能降,员工多劳多得。改革过程中,结合薪酬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研究,继续完善运行机制,保证薪酬改革平稳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已经有一百多人在年终评比中晋升薪点,收入得到了提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该厂由于历史原因,职工人数较多,人员结构不合理,造成负担较重。近几年,该厂采取竞争上岗、转岗、企业内部退养、中层干部退二线、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向系统内外新建项目输送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地调整人员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前提下有效地缓解了人员压力,主业系统已经达到了华电集团公司确定的定员指标,实现了按定员组织生产。去年,又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制订并在职代会上通过了修订职工内退等相关制度的议案和试行中层干部“退长还员”有关政策的议案,本着“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更注重创新”的原则,对转岗分流、内部退养、中层干部退二线等政策进行局部调整,更好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与此同时,主业的检修、发电及燃料三个单位都有在外施工的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对外创收,缓解了员工收入偏低的矛盾。
三是在多经企业全面实施经营承包制。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多种产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思路,即要从本质上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在机制上下功夫、要按市场规律和原理管理多种产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在多经企业全面推行承包制。近两年,已分期分批对各类企业实行集体、个人等形式的承包经营,收到了明显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承包经营后的企业,职工收入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大多在5%左右。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有所改观,职工增收、能者多得、企业稳定的效果已开始显现。一些资不抵债、无法经营的企业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企业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企业始终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手段,与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互为补充,实施了“2211”人才工程,即分阶段、分步骤,在运行分厂培养200名全能值班员;在生产分厂(车间)培养200名一专多能检修工;在生产及生产管理岗位培养100名专业带头人;在总厂各管理部门培养100名复合型管理人员。为进一步加大对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的政策倾斜力度,推行了生产一线首席工程师和首席技师制度。通过考试、考核等多种形式,目前已确定“2211”人才155人,首席工程师(技师)5人。职工在技术业务上的比学赶帮超,有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不断加强。专业部门还从人员总量多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实际出发,与生产单位密切配合,利用安全活动、冬训等时机和仿真机、焊培等基地,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专业讲座和安全技术培训,培养特种作业人员和多面手。同时,建立生产人员学习档案,加大奖惩力度,有效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五、用战略引领勇闯市场,“四大板块”外创效益
富电在抓好主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也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建设综合产业“半壁江山”。受多年历史积淀影响,该厂的综合产业涉及范围广、从业人员多,在企业稳定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发展综合产业,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承包规则制订、过程管理、成果认定等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在铸钢公司、焊接公司等六家企业全面推行集体承包经营机制,有二级单位的实行分层次承包,赋予经营者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资产回报不降低。各企业规范管理,积极拓展市场,努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了良好的经营态势。多经企业集团——富电实业集团在2010年完成产值超三亿元,对外创收1.36亿元,赢利能力和职工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
主业检修和燃料队伍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企业创收。检修公司以“以厂为主,内外兼顾”方针的指导下,在全面完成厂内机组大小修及维护任务的同时,相继承揽了齐热公司1台机组大修、沈海电厂1台机组大修和营口电厂2台机组电气、汽机大修,齐热公司两台机组和呼伦贝尔电厂一台机组维护任务。连续两年对外创收达1500万元,打响了“富电检修”品牌。燃料分厂一支近百人的维护队伍,已连续三年为齐热公司燃料系统委托运营。运行人员继圆满完成内蒙古卓资发电公司三年委托运行合同后,又委派30名精兵强将远赴万里之外的非洲苏丹,承揽两台新建机组的试运和运行维护合同。富电运行品牌在国际发电市场上有了立足之地。
六、着眼长远寻求新项目,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拓展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从人员多、单机容量相对小、机组老化、技术水平落后等实际情况出发,在华电能源公司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积极开展热电联产项目和风电项目等新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瞄准齐富地区一直是能源输出区域,有火电项目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水、煤、运输等建设条件十分难得的外在条件,以及当地热负荷需求迫切的新形势,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大力推进“上大压小”工作,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先后编制完成了齐齐哈尔《西南2×30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初可研报告》,修编了《市中心城区供热规划(2008-2020)》并通过了省建设厅的评审,委托编制了《西南项目热电联产规划》,为新项目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开发火电项目的同时,针对齐齐哈尔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三北防护林地带的特点,主动在齐市周边地区寻找风电资源,在梅里斯区卧牛吐风场测风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初步评价,风力资源丰富,项目可研工作积极推进,目前已取得了省发改委的路条。热电和风电项目的开发,为企业下步分流富余人员、做强多经产业、拓展生存空间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创新开展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深化“先锋工程”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党员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和建立“四型五好”党支部活动。在每年年初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都对全年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出统一部署。在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攻坚克难的执行力。认真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坚持每年召开党员干部形势任务报告会,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网上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营造上下协力、同心同德的良好氛围。企业坚持开展“创业、创新、创效”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建设,编制企业文化手册,举办职工艺术节,积极宣贯“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大力营造和谐凝聚、进取向上的文化氛围。企业牢固树立“大纪检、大监督”理念,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充分利用党日活动学习、典型案例警示、廉政建设责任状、廉洁自律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构建“十个一”教育格局。在加大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内的“工作圈”监督的基础上,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特别加强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消除监督“盲区”,堵塞监管漏洞。继续推进腐败现象易发危险点管理和“两商”入网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加强过程监管,提高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能力。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富拉尔基发电厂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诸多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安全稳定的生产局面,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创效盈利能力,职工队伍保持了和谐稳定,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及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