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宣布,29个省区市阶梯电价方案已经听证结束,7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试行阶梯电价方案。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第一档电量覆盖率都超过80%,部分地区超过90%。有人质疑实行阶梯电价就是为了涨价,但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我国实行煤电联动,煤价上涨导致发电成本上涨,就要上调电价。如果单纯为涨价,前几次的煤电联动调电价时直接上调居民用电价格就可以,不必花这么大精力和成本搞阶梯电价。
国家出台居民阶梯电价政策,主要是考虑社会公平问题。从电力生产到电力输送,再配送至每个用户,居民用电电压等级最低,经过配电环节却最多,其供电成本远高于工商业用电。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倍至2倍,而我国居民用电价格比工商业用电价格低得多,还没有达到补偿供电成本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业用户一直在交叉补贴居民用户。
近年来,随着煤电价格上涨,我国工商业用电价格上调幅度大,居民用电价格上调幅度小,交叉补贴越来越严重,这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电能现在是生活必需品,要保证低收入家庭用得起电,这是社会公平问题,所以在煤电联动时,没有采取普调居民用电价格的机制。而居民无论收入水平高低,用电统一执行低电价,等于用得多补得多。目前,全国5%的高收入家庭用电量,占居民用电量的24%,高收入居民享受了更多工商业用户补贴,这也是一种不公平。阶梯电价是一种电价定价机制,按家庭每月用电量分三个档次,第一档是基本用电,电价较低,不能补偿供电成本;第二档是合理用电,电价稍高,基本能补偿合理的供电成本;第三档是高额用电,电价最高,除了供电成本外,还应包含目前没计入电价的电力生产环保成本。这样的电价结构更合理,能使用电多的家庭承担相应供电成本,从而建立起公平负担供电成本的机制。用电量在第一档范围的居民用户电价并没有上涨,而80%的居民用户用电量在第一档中。
随着各地居民电价听证会召开,很多媒体在报道阶梯电价的问题,公众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探讨。整个社会对电力的关注度是空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电力常识。因为之前居民统一的电价较低,在电荒时又主要限制工商业用户用电,所以很多人没有节约用电的意识,积极性不高。实行阶梯电价对公众的节能行为是一种政策激励,由于每档的用电价格不同,在电价上涨的压力下,人们自然会节约用电、合理用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阶梯电价的制度设计上,标准的细化设计还应考虑到“一户一表”的具体情况。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只是第一步,天然气、自来水等资源性产品都面临着与电力类似的问题,利用价格杠杆撬动节能减排,促进社会公平是价格改革的终极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考虑现实情况,让势在必行的、好的政策,真正能够惠及大多数居民。(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