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江苏南京江宁区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一班紧急更换10千伏北庄线白云张圩站400千伏安变压器,采用了发电机接入0.4千伏线路的方式,“点对点”对周边低压客户进行直接供电,保障了春节假期期间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客户“零感知”的背后,是南京市不断提升的供电可靠性。2024年,南京市供电可靠率99.9926%,位列江苏省第一,排名位居全国前列,该市全年户均故障时间比2023年减少了4.2分钟。
配网柔性互联,电力供应持续稳定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配网覆盖范围广,涉及客户众多,客户对供电可靠性、供电服务品质的要求很高。
供电可靠性的高低主要通过供电可靠率、客户平均停电时长、客户平均停电次数等指标来衡量。高供电可靠性意味着电网能持续稳定地向客户供电,甚至让客户感知不到停电。
据统计,南京市现有10千伏、20千伏中压配网线路超过5500条,线路总长度超过4万千米,规模庞大、接线形式复杂。2024年,南京供电公司从配网管理、技术创新、网架建设、设备运维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
2024年12月7日10时28分,调度人员下达操作指令,南京20千伏隐通线与10千伏实验2号线通过10-20千伏中压柔性互联系统实现了合环运行,110千伏隐龙变电站所带3000千瓦用电负荷成功转移至110千伏山景变电站。负荷转移后,隐龙变电站开展内部20千伏开关柜检修,紫金山实验室等重要客户用电未受到影响。
这套中压柔性互联系统位于无线谷园区。该园区工作人员杨超说:“园区里科研单位多,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对电能质量要求高,供电一刻也不能出现故障。安装了这套系统后,我们用电更有保障了。”
10-20千伏中压柔性互联系统由南京供电公司联合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打造,于2024年4月投运。该系统采用柔性互联技术,成功实现了10千伏、20千伏线路之间跨电压等级的功率互济,改变了该区域20千伏“孤岛供电”的情况。
2024年,南京供电公司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将配网网架线路联络率提升至99.8%,并建成鼓楼零计划停电、河西高可靠供电“双示范区”。
南京供电公司还重点排查整治绝缘裸露、外力破坏隐患、设备局部放电、树线矛盾等4类主要隐患,做好防鸟害、防汛、防凝露等季节性反事故措施,从源头消除故障。该公司通过广泛运用无人机自主巡检、带电检测等精益化运检手段提高缺陷隐患的排查效率。2024年,南京配网故障率明显下降,配网“零跳闸”天数突破100天。
推广应用低压发电作业,让客户用电不受影响
随着配网网架日益坚强、设备运维更加精益、抢修效率不断提升,南京供电公司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率先提出以发电作业支撑全域“零计划停电”和“少故障停电”。作为不停电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类作业在降低客户停电时户数、提升客户用电体验方面发挥着直接的作用。南京供电公司在加大不停电作业力度的同时,探索发电作业规模化应用。
2024年4月13日,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新寓小区10千伏岔路口2号线检修期间,南京供电公司利用一辆低压发电车开展了低压发电作业,检修期间72户居民和3个厂区正常用电未受到任何影响。这也是国网江苏电力首次实施低压发电车二次并网作业。
尧化新寓小区建于1995年,居民以老年人为主。采用计划检修的方式将会对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此外,小区内路况复杂,中压发电车难以进入作业点位。
中压发电车只能给中压线路、环网柜等中压设备发电,而低压发电车则可以稳定输出0.4千伏电压,给变压器、低压线路直接供电。低压发电车一次、二次同期并网功能,可以解决发电车接入与退出过程中短时停电的问题,真正做到客户“零感知”。此外,低压发电车大小为常规中压发电车的三分之二,适用的场景更加广泛、灵活。
南京供电公司作为国网江苏电力低压发电作业试点单位,在国网江苏电力率先开展了快速接口发电作业、20千伏中压发电作业、中低压联合发电、“全绿电”发电作业等项目,实现0.4千伏~20千伏电压等级发电作业能力全覆盖。为解决作业地形复杂、设备型号不一致等问题,该公司还尝试应用长距离电缆盖板敷设、低压线路开断接入、快速接口改造等新作业方法。
南京供电公司2024年全年累计开展不停电作业1.47万次,其中发电作业790次,同比增长939%,低压发电作业次数在发电作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了75%。
转变运检、抢修模式,提升不停电作业能力
2024年12月15日,南京供电公司在雨花台区10千伏中和线新上8号环网柜安装工作中开展了大规模低压一次同期并网发电作业。该公司调用来自市区、六合、高淳、溧水的8辆低压发电车,共减少故障时户数52.5时·户。
为了满足雨花台区西善桥北路附近的新能源车主充电需求,相关企业计划在该地区核心区域投资建设一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南京供电公司勘查现场后,确定需要在10千伏中和线新增一台环网柜为充电站供电。
按照传统停电施工方式,此次作业可能导致周边700余户居民及工商业客户停电。此次施工正值周末,为保障居民正常用电不受影响,经过该公司技术人员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发电作业方式。在接到发电作业计划后,当天工作总负责人便提前两周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勘查作业现场,确定配电变压器台数、负载情况、发电点位、停车位置等,并制订具体发电方案。
南京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电力可靠性专责袁未介绍,需要从项目储备、设备改造、装备提升、停带配合等多方面入手,由此也带来了配网生产模式的改变,推动配网运检模式向“发电+检修”、抢修模式向“发电+抢修”转变。
在配网建设工作方面,南京供电公司将发电作业逐步融入配网工程前期管理当中,在配网工程需求提报和设计储备阶段,相关专业人员就需要考虑能否采用不停电作业的方式,并尽量考虑采用发电作业方式,减少对客户的影响。
而对于配网抢修类作业,该公司建立了“复电优先”的故障抢修流程,整合配网故障应急抢修流程,针对预计停电时长超过2小时的抢修作业,在停电抢修作业开展的同时,开展发电作业对客户末端进行点对点供电。
2024年,在迎峰度夏期间,南京供电公司发电作业支撑配网临时检修项目28项,不停电作业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15分钟内出动,完成夜间抢修25次。
在技术装备方面,南京供电公司累计配置低压发电车17辆、中压发电车10辆和储能车5辆。其中,低压发电车统一配置汇流夹钳、引流线夹等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