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推发电上网两部制电价涨价成近期目标
发布日期:2012-01-13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网
电价改革停滞多年后,有望再度启动。
据本报记者了解,中电联正在对电价改革课题做分析研究,提出电价改革中长期路线图。
其提出的改革路径是,2011-2013年实施并完善煤电(气电)联动机制;发电上网实行两部制电价;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开展独立的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继续开展大用户直供试点;推进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提高电价水平。
2014-2015年,发电上网全面推行两部制电价;全面推行独立的输配电价;扩大大用户直供范围;优化销售电价结构;开展中型电力用户直供试点。
“十三五”期间,两部制电价由竞争形成,中型用户直接选择售电方,优化销售电价结构,实现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开展售电竞争试点。
上述改革思路与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电价改革方案》思路一致。中电联将把上述研究成果上报国家部门,供决策者参考。
如果这一系列改革得以实施,那么长期困扰中国的电价机制问题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得到解决。
当前,国内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都主要由政府定价,仅部分地区开展了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购电等市场定价的试点。
由于电价机制不健全,发输配售用各个环节被分割,煤电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
中电联提出电价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合理提高电价水平;推进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建立两部制上网电价机制;推进独立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优化销售电价结构,实现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和输配电价联动;推行国家鼓励产业的大用户直接交易和竞价上网试点。
远期目标是:在进一步改革电力体制的基础上,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配电价格在政府监管下独立定价。建立规范、透明的电价管理制度。
对于为何“提高电价水平”被放在近期目标的首位,一位电力人士解释称,“因为电价形成机制未能理顺,电力企业非常难受。再加上电价调整相对滞后,煤电矛盾突出。”
从行业统计数据来看,火电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正在下降。
2011年1-11月份,全国新开工发电装机规模比上年同期减少1216万千瓦,其中火电新开工规模比上年同期减少1036万千瓦。
中电联在电力工业运行分析中多次提到,“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改善,将严重影响今后几年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
除了上调电价,中电联这份电价改革方案更侧重制度性变革——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行独立的输配电价、推行联动的销售电价、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等工作每推进一小步,都将是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一大步。
电价改革应与电力体制改革同步
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需要体制改革做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认为,“电价改革不能异军突起,应同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首先要建立竞价上网的市场机制。”
电力体制改革自2002年以来,除厂网分开、主辅分离外,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等工作鲜有实质性进展。国家电监会在改革中组建,但近年来并未对电改做出实质性的推动,更多停留在课题研究和政策建议层面。
有电监会中层官员在电力内部会议上称:“由于体制和机制不顺,我国电力工业在大发展的同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上下游关系不顺、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
“原有的(电力)统筹机制已经分解,新的统筹机制却未能建立,电力发展内在的逻辑被分割。电力这个基础产业被当作经济调控的工具在使用,地方有关部门的行政干预、过度干预甚至不当干预时有发生,电力发展与平衡的责任主体模糊。行业统筹的功能弱化,电力行业争取政策的整体能力不足。当电力短缺时,电力企业往往背上巨大的经济和道义压力。”上述电监会官员说。
即便如此,电监会仍希望在电力体制改革层面有所作为。“有为才有位”,这是现任国家电监会主席吴新雄的理念。
1月10日,吴新雄在电监会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电监会将研究电力改革顶层设计和改革路线图,提出“十二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操作方案建议。
2012年,电监会两大重要任务是,制定开展输配电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操作方案,推动试点工作;以化解煤电矛盾为切入点,探索推进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同时,进一步推进大用户直购电,以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完善成本核算办法,加强发电和输配电企业的成本监管。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