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播报 |
公关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关服务 > 公关访谈 >
发改委官员分析当前价格走势访谈实录
发布日期:2012-02-14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新华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今日接受新华网访谈,解读1月份CPI,并分析当前价格走势。

以下是访谈全文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华访谈。在市场预期CPI会继续回落之时,9日公布的最新CPI数据却出现了反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回落之势还会继续保持吗?今年的价格走势会怎么样呢?国家又会采取那些措施来稳定物价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网友都非常关心。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来为大家解读1月份CPI数据,分析价格走势。周司长,您好。 [ 2012-02-13 15:13:37 ]

[周望军]您好,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到新华网作客,跟大家一块来分析这个月的价格形势。这个月公布的数是4.5%,比早先市场预期的稍微高一些。如果作为一个技术层面的分析的话,其实这个4.5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4.5里面,有3个百分点是去年涨价对今年的翘尾影响,也就是去年涨价对今年滞后的影响。还有1.5个点是新涨价因素,其中具体分析主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1.07,包括蔬菜、水果、水产品。如果把鲜菜食品类的价格扣除的话,实际上整个1月份CPI上涨幅度是很低的。那为什么今年1月份食品价格涨得比较高呢?因为今年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春节和元旦在一个月,我们把其称之为节日性因素,二是每年到春节天气比较冷,我们国内今年也不例外,在部分地区出现了较强的降雨、降雪影响了部分农产品和蔬菜食物的运输和流通。这次CPI上涨4.5%,超过预期一个是节日性因素一个是气候性因素,我们称之为临时性因素,所以4.5是可以理解的。 [ 2012-02-13 15:14:35 ]

[主持人]我们看到,趋势上分析,去年7月份开始CPI同比涨幅连续12个月出现回落,今年1月回升之后媒体喜欢用反弹这样的字眼,那网友就会担心物价是否会出现反弹? [ 2012-02-13 15:15:24 ]

[周望军]1月份比去年12月份同比涨幅略有反弹,但是从长期趋势来看,2月份我们的指数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2月份翘尾的影响是1.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比1月份少1.3个百分点。随着天气的好转,食品价格包括蔬菜、猪肉的价格,我们连续监测两周后发现这两周都在逐步下降。因此,我预计2月份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指数大概可以回落到4%以内,甚至可以达到3%左右,这是20多个月以来第一次可能回落到这个水平。上半年的趋势如果没有特别增长的情况的话可能就会在这个水平徘徊。 [ 2012-02-13 15:18:25 ]

[主持人]那您给我们大家预测一下今年CPI的走势会是怎么样?涨幅较去年会有大幅的回落吗? [ 2012-02-13 15:18:34 ]

[周望军]用一个中性词可以称之为“比去年有明显的回落”,具体多少因为一年才过了一个月,咱们不能过于乐观。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影响物价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可预计性的。第一个因素是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输入性因素这些年来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石油,如果中东地区发生地缘危机甚至更加激进一点变成冲突的话,那对我们国家的市场供应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去年石油对外因素大约都是57.5%。剩下包括大豆、玉米等价格都会受其影响。 [ 2012-02-13 15:20:54 ]

[周望军]第二个因素就是国内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我们粮食连续八年增,大家很高兴连续创了新高。但是去年应该说是风调雨顺的,对粮食的收成都是很好的,那今年会不会还像去年那么好呢?这里面有一些变数就是气候的因素是说不太清楚的,继续保持粮食稳产增产还存在不确定性。第三个因素就是在物价比较平稳、回落比较多的时候政府也想利用这个机会稳步地、积极稳妥地推进长期以来积累的价格矛盾,包括资源型产品、保护性收费等,促进结构调整,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物价。所以由于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现在推断今年的整体水平为时过早。 [ 2012-02-13 15:23:56 ]

[主持人]有网友问,价格有回落过吗?您认为,物价中长期上涨的压力还是存在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物价的上涨? [ 2012-02-13 15:24:23 ]

[周望军]首先“物价有回落过吗?”从国际上讲有很多回落的例子,物价回落有什么不好的呢?这是伴随着经济的衰退。最近的例子是日本的1989年,那时候物价是很高的,东京股市到过4万点,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破灭后到现在也没有缓过来。伴随着经济衰落物价往往会下降,日本的很多固定资产的价格大幅度贬值。那说到我们国家为什么我们现在价格一直在涨呢?因为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是一对孪生姐妹,不可能说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在10%左右,而物价却呈持续回落态势。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发生持续高增长与通缩相伴随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价一定程度的上涨。现在的问题不是物价涨不涨,经济增长往往伴随一定的物价上涨。问题是首先物价上涨的幅度要控制在居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就是居民的收入增长要超过物价的上涨幅度。其次,物价上涨与经济增长要匹配,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也做过统计,经济增长每年大概平均是9.8%,我们的物价是年均上涨5.4%。我称它为“95配比”。我们不希望通胀,更不希望通缩,因为通缩带来的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大。 [ 2012-02-13 15:30:15 ]

[主持人]老百姓感觉不舒服是物价上涨与收入不匹配所以让大家感觉这个速度比较难受。 [ 2012-02-13 15:30:25 ]

[周望军]13亿人收入的增长肯定不是一样的,肯定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些人收入增长得快,有些人收入增长得慢。那么增长得快的人没有意见,也不会说话;增长得慢的人就会有很大的意见,这种负面的声音会比较大是为什么呢?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说“占了便宜谁也不吭声,吃了亏就在大喊大叫”,所以这个事情我觉得要区别看待,有些问题也不能完全只听一面之词,要做全面的分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物价上涨了,如何保证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保证他的看病、上学、住房等问题得到保障,那就可以了。 [ 2012-02-13 15:30:46 ]

[主持人]那物价上涨和收入上涨的匹配有没有一个数据呢? [ 2012-02-13 15:30:55 ]

[周望军]“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要争取达到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同步,经济增长30多年来经济增长比物价上涨快得多了,如果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匹配那就是收入增长幅度要大幅度高于物价上涨幅度。当然里面也有一个收入不公的问题要解决,就是要保障低收入群众的收入。 [ 2012-02-13 15:31:13 ]

[主持人]对于物价上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国家还会采取哪些措施屋顶物价让老百姓受惠? [ 2012-02-13 15:31:26 ]

[周望军]稳定物价从2010年10月份开始国务院下了40号文件的16条,现在这十六条基本上都落实到位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主要抓一个坚定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就是把一些临时性措施转变为长效机制。这里面有几个措施:从扶持生产来看,我们现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每年稳步提高,重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生猪的调控预案我们也完善了,既防价格过快上涨,也防过度下跌。从蔬菜方面我们今年准备推广上海基本蔬菜品种保险的制度,菜农种菜后算一个成本,政府掏一部分钱,菜农掏一部分钱,政府拿大头你拿小头,如果低于预计的价,要赔你的损失。那在流通环节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我们正在整理对农业物流的收费,包括摊位费等进行清理整顿。我们将来的目标使农夫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的餐桌实现“低税收、低收费”。把整个环节压缩后使农民种菜的得到了利益、吃菜的价格也比较合理,确保保两头。 [ 2012-02-13 15:33:16 ]

[主持人]那这个政策什么时候能出台呢? [ 2012-02-13 15:33:24 ]

[周望军]现在正在弄,估计还有一段时间,争取今年能落实。第三个就是在消费环节,去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广东的平价蔬菜商店政策。在每个社区有一个平价的蔬菜商店,这里面的米面油盐都比市场上的便宜。广东的经验每一个平价商店为低收入群体每个月要省两三百块钱的生活费(每户)。第四是从去年开始建立了物价补贴挂钩机制,就是社会保障与救助标准语物价上涨联动挂钩机制。就是将全国包括城乡范围内的9000万低收入群体纳入到挂钩联动的范围之内,物价短期波动,涨了就给你发补贴,持续上涨就给你提保障标准。我想通过这么四条措施的长效机制建设对保证物价的稳定特别是稳价于民是有很大得好处的。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这些非法的行为后,可以想见今年整个市场环境逐步规范,稳定物价的工作正在有序地向纵深发展。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是一时的,我们对此也是很有信心的。 [ 2012-02-13 15:34:35 ]

[主持人]有网友问,这个月的蔬菜为什么涨这么多呢?一斤黄瓜好几块钱,感觉我们都吃不起菜了!怎么蔬菜的价格老是要么涨得太高要么跌得太快呢? [ 2012-02-13 15:35:05 ]

[周望军]是这样的,应该说菜价涨得很多、降得也很多。先说降的,去年北京京郊大白菜地头的批发价才8分钱,相当于过去90年代初期的时候,降得非常惨,菜农都很惨。河南的萝卜、生姜,萝卜一毛钱一斤,生姜以前好几块钱,现在就三四毛钱批发价。涨得也很多,春节的时候我买苦瓜在超市买几十块钱一斤,黄瓜7.5元一斤,都不敢动手。为什么蔬菜价格大起大落、一会儿涨、一会儿跌,这与我们现在的体制有关系,我们现在是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军万马搞流通,没有实行产销对接。种菜的不知道吃菜的需要什么,吃菜的口味不变,种菜的一年多一年少,跟过山车似的。将来我们搞的模式就两个:一个是产供销一体化;二是订单农业。现在正在弄一个数据库,全国一年要吃多少斤蔬菜,都是什么品种,要生产多少斤黄瓜、多少斤辣椒、多少斤西红柿,我们通过若干年数据的统计都知道了。知道之后我们发布一个信息:今年中国需要多少黄瓜、多少土豆、多少西红柿,我们建议种菜的朋友,包括供应商,根据价格趋势走,今年价格高明年猛种,价格下来后年又不种,这样一年高一年低。所以政府要提供一个信息,使消费者和生产者信息对称。第二,政府要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险,称之为基本蔬菜品种保险。我算一个账,这个黄瓜1.5一斤,如果黄瓜价格高出1.5那政府不管了,如果低于1.5就赔给你,这就稳定了。我觉得主要就是通过这么两个措施,再经过若干轮的波动价格也会趋于平稳。 [ 2012-02-13 15:37:46 ]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在中国政府网上以后会看到订单农业是吗? [ 2012-02-13 15:37:58 ]

[周望军]生猪价格每个礼拜都发,猪粮比价我们都发了,每周都在政府网站上发布这个信息了。很多养殖户都知道了。 [ 2012-02-13 15:38:35 ]

[主持人]要看到蔬菜的价格信息大概要多长时间? [ 2012-02-13 15:38:46 ]

[周望军]这今年要有一个过程,因为生猪就一个品种,但是我们蔬菜的品种很多了,许多菜普通老百姓是叫不上名字的,而且各个地方的习惯不一样。所以要实现订单农业、产供销一体化恐怕需要若干年的时间。但是关键是我们现在要起步,起步之后建立一个制度后逐步完善,特别是政策性保险制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是将来稳定菜价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 2012-02-13 15:39:59 ]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过年的时候您去买菜。那我特别想问您您和价格打交道很多年了,我们也知道价格司肯定有一个渠道收集价格的信息。那平时在您的工作中,在您坐在办公室的时候,您得到这些信息都通过哪些方面呢? [ 2012-02-13 15:40:23 ]

[周望军]发改委有一个价格监测中心,各省、市、县都有,我们全国有6000多人事搞价格监测的。全天的工作就是去采价。到超市、农贸市场、田间地头去监测。 [ 2012-02-13 15:40:38 ]

[主持人]这个队伍有多少人? [ 2012-02-13 15:40:50 ]

[周望军]6000多人,每天采价,上网后把数据汇集。但是信息的监测全国几万个点采价,价格上来后反映的是一个平均数。平均数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于春节或者特定的灾害时期价格波动不断,依靠监测是发现问题,最后怎么采取措施就是另外一套决策系统了。 [ 2012-02-13 15:41:22 ]

[主持人]那您和价格打交道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工作习惯或者妙招呢? [ 2012-02-13 15:41:41 ]

[周望军]妙招谈不上就是现在所有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我都去过,包括蔬菜的、肉类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我们都有联系。通过工作关系变成朋友,有时候有突发情况核实情况或者出现异常原因的时候也会打电话把我们叫来座谈,这是一个常规工作不是什么妙招。 [ 2012-02-13 15:42:08 ]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网友的问题。平时我们也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卖菜难”那与“买菜贵”现象交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年是什么情况呢? [ 2012-02-13 15:42:42 ]

[周望军]一个是买菜贵,一个是卖菜难。有流通的问题,田间地头菜很便宜,经过三四五个环节到餐桌上很贵,我也调查过,这就是中间环节过多的原因。为什么卖菜难呢?就是信息不对称,菜农不知道今年的菜需要多少,需要什么菜。就是根据习惯,就是跟风,所以全国种的品种都是单一的,可以卖得好的价格的品种没有。过剩的产品大家都有。蔬菜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动有周期性,今年什么便宜明年农民就少种什么,今年什么贵明年就多种点。所以要引导菜农根据市场的需要来种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也需要农民素质的提高包括各方面的努力。政府今年我说了白菜便宜了明年可以多种一点白菜,但是农民不会根据你的信息种菜。 [ 2012-02-13 15:44:32 ]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