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下,云雾缭绕。沿着彩虹路一路向前,来到江苏溧阳市戴埠镇松岭村王家村,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精品民宿映入眼帘。
走进民宿“青峰仙居”,矿坑修复而成的“翡翠湖”碧水盈盈,一旁的泳池、秋千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民宿负责人周欣说:“我们现在有24间客房,元旦、春节已经全部订满,旺季常常一房难求。”
从当年的“空心村”,到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王家村的蝶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幸福“密码”?
谋思路 好山好水优势显
王家村的民宿为何这么火?
“这要从‘美丽乡村’讲起。”松岭村党总支书记刘军利打开了话匣子。
王家村背靠松岭矿,以前村民大多以采矿为生,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青峰山也满目疮痍。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溧阳市禁止开矿采石,矿厂关停,村民也大多改行外出务工,一时间,曾经的富裕村成了“空心村”。
2013年,根据“美丽乡村”发展战略,王家村开始荒山荒坡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荒地复绿、整治杆线、修宽道路、污水纳管……三年时间,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山好水的自然环境和临近苏浙皖三省边界的区位优势,让王家村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周欣是土生土长的戴埠镇人,回村前在常州市从事外贸工作。2016年,她眼看着老家焕然一新,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发展潜能,决定回村发展。经过两年的土地复垦复种等外围改造,2018年,周欣着手改造矿工宿舍。次年5月,废旧的矿工宿舍原址上,一幢名为“青峰仙居”的民宿拔地而起。
“在当地供电所的建议下,我们的所有能源供给均为电能,是名副其实的‘全电民宿’。”周欣说,在民宿设计之初,当地供电所就积极主动为她定制电能替代方案,“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村里环境更好了,游客来了也都愿意住下来。”
找出路 “民宿+”带富乡村
环境美了,新产业来了,王家村的乡村建设也迈上新台阶。
2022年10月,王家村通过了溧阳市政府的考核验收,被授牌“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借着这个东风,周欣又有了新谋划。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周欣开始对王家村50家农户进行流转改造,还探索起了“民宿+”,引入了特色餐饮、书吧、咖啡屋、酒吧、乡村会客厅等配套业态。
产业迭代升级,新业态不断涌现,“民宿+”经济带富了乡亲。村民张云秀的闲置房屋被打造成特色面馆,她也成了面馆店长。“店后就是家,家也顾好了,钱也赚了。”张云秀脸上挂满了笑意。
乡村振兴按下“升级键”的同时,也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6月,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提前谋划,开展农网线路入地改造、建设集表箱、电缆分支箱,为村里新上了2台63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构建与现代农业、美丽宜居乡村、乡村产业融合相适应的新型乡村电网。
“我现在打心眼里觉得绿水青山是个宝!”刘军利开心地说,过去,王家村常住人口只有30多人,年龄最小的也60岁了,基本没有村集体收入,现在民宿经济反哺村庄发展,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
蹚新路 绿能注入新动力
2024年12月25日,来自上海的徐阿姨与好友在王家村的咖啡屋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零碳咖啡屋,屋顶上铺设了光伏板,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已然实现零碳排放。
“我们建议王家村引入储能、空气源热泵等新型用能设备,新建的咖啡屋也都用的是光伏绿电。”溧阳供电戴埠供电所所长黄益民介绍,如此一来,王家村整体用能减少碳排放量约15%,全年可以节省电费支出近5万元。
全电民宿的成功为王家村提供了发展思路。2024年初,在溧阳供电的协调下,王家村与戴埠镇政府、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共同开展全电村落改造工作,新建智慧灌溉、智慧路灯等智能设备。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还研发了“戴埠全电民宿村落”新系统:村里的用能设备都接入了这个系统,它能够实现用能实时监测、设备自动运维和故障智能分析。“在未来乡村的建设开发中,我们会继续把低碳的理念融入其中,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刘军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