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播报 |
竞争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分析 > 竞争分析 >
从行业竞争力分析欧美各国电力发展模式
发布日期:2012-04-28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

    行业竞争力是指某国的特定行业相对于其他国家同一行业在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科技实力、保障经济安全等方面体现的竞争力。哈佛大学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认为行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竞争力与行业竞争力紧密相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行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文化传统、发展和治理理念的差异,欧美各国采取了不尽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尔贝尔在 《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一书中把资本主义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倡导彻底的、完全的自由竞争;一种是以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莱茵模式,主张给自由资本主义“戴上笼头”,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决定了其产业发展,特别是包括电力工业在内的许多基础产业的不同发展思路和模式。纵览欧美各国电力行业最近30年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可以把电力行业发展模式概括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分散化发展模式,第二类是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本文从行业竞争力的视角对两种模式下电力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分散化发展模式

(一)美国电力行业发展模式美国电力行业具有典型的分散化发展模式特点。美国存在数百家独立发电商和区域性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相对较小的企业规模、分散化的产权结构和区域化的发展格局导致美国至今尚未形成全国性电网。美国电力行业之所以形成分散化发展模式,其根源在于其过度崇尚私有化和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为了保障充分的市场竞争,美国法律对于形成大规模的跨区电力企业存在很多限制。

然而,电力行业关系到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服务性质,分散化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电力行业。2011年《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无一美国电力企业入榜。美国本土的电力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给国外电力企业收购美国电力资产以可乘之机,电力资产的所有权经常变更和交易。外国资本对电力行业的控制以及频繁的产权变更损害了行业竞争力和经济安全。

美国电力行业分散化的发展模式阻碍了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美国能源监管委员会前主席约瑟夫·凯利尔曾指出:“美国跨州输电网存在较为严重的阻塞,这种阻塞影响了跨州的电力交换,提高了阻塞区域内的电力价格。”分散化的电力行业发展模式也影响了清洁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消纳,不利于美国能源战略的实施。

此外,美国电力行业分散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各区域电网间调度运行不协调,对系统安全带来很大威胁。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大停电事故充分暴露了美国跨区电网运行不协调的问题,也表明输配电网的天然属性更适合跨区域的、一体化的大型电力企业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    

(二)英国电力行业发展模式与美国类似,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英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就诞生在英国。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了当时流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对电力行业实施了以拆分为主要特征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使英国电力行业步入了分散化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后,分散化电力发展模式导致英国电力行业出现诸多问题: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下降,以英国电网公司为例,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从改革前的2%下降到2011年的0.1%;本国企业竞争力下降,主导市场的六家电力企业中,仅有一家英国本土企业;电价持续上涨,英国同期电价升幅高于大部分欧洲国家。

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法国电力行业发展模式尽管法国与英国、美国同属于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但法国政府对能源、高科技等战略性行业的政策与英美两国有较大差异。法国的重要基础设施行业存在较高比例的国有经济,法国政府希望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从而巩固法国在欧盟经济中的地位。另外法国工会的谈判力较强,政府难以拆分大型国有企业。

在欧盟的要求下,法国从2000年开始推进电力改革,在发电和售电侧引入新的竞争主体,但仍然保持了垂直一体化的国有电力企业,维持了电力行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2009年欧盟“第三法案”曾要求法国将电网与竞争性的发电、售电业务彻底拆分,但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最后采取了准许保留一体化体制、加强监管的折中方案。改革后,法国电力供应稳定、电价相对平稳,国内用户电价在欧盟国家中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向周边国家的送电规模大幅增加。

法国电力公司从成立至今,始终保持了发、输、配、售一体化发展模式。在一体化发展模式下,法国电力公司的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业务范围扩展到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核电技术等领域确立了世界领先地位;提升了核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在法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障了法国能源安全;支撑了法国经济的崛起和稳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对法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德国电力行业发展模式与法国类似,德国政府也希望通过大企业的力量提升竞争力,并通过政府在战略性行业中的股份对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施加影响。在欧盟统一要求下德国于1998年启动电力市场化改革,但并未对各环节业务进行强制性产权拆分,仍保持了一体化发展模式。

德国电力行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稳定上升、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电价稳定。德国意昂集团和莱茵集团两大一体化能源企业保持了在欧洲能源市场上较强的竞争力和领先位置,两家企业2010年净收入均比1999年翻一番,国际化业务收入占比接近50%。意昂集团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有针对性地收购技   术领先的风电和太阳能企业,已经成为欧洲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引领者;2000年以来,莱茵集团先后对葡萄牙、奥地利、荷兰、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电力企业开展了近20次收购,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集团。

各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启示

大企业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是中小企业所无法替代的,这已经是经济学界的共识。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规模扩张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新制度经济认为,大企业在市场失灵时具有超越市场的潜在协调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大企业是创新的重要来源。欧美各国电力企业的发展验证了上述经济学论断。

1.电力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一体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法国和德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说明,通过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力行业制度,培育一体化经营的大型电力企业不仅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供电成本的目标,而且还可以通过大型电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本国电力及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电力企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实现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大型电力企业不仅是本国能源安全的保障主体,也为本国推进全球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法国电力公司、德国意昂集团和莱茵集团通过对欧洲电力工业发展技术的引领,提高了法德在欧盟的地位和话语权,为实现法德主导欧洲经济的战略意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一个发展中大国不能掌握对本国电力等基础性行业的主导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保障能源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3.分散化电力行业发展模式不利于行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小企业在某些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但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拆分而成的小企业,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则大打折扣,在电力行业尤为如此。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电力企业不仅支撑了国民经济对电力快速增长的需求,还通过积极“走出去”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其中科学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一个关键,中国电力改革没有完全照搬一些西方国家的破碎式改革方案,而是从国情和行业实际出发,既在能够实现有效竞争的发电环节引入竞争,同时又保持了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的合理规模,保持了骨干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发挥了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面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将长期处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电力工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思考谋划我国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应当在吸取世界其他国家电力改革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保证电力长期可靠供应和能源产业安全,不断提升普遍服务和优质服务能力。(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