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昕,男,蒙古族,出生于1964年11月,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通辽盛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在潘大昕同志的领导下盛发公司 2009-2010年一号机组连续运行达202天,创下了当时中电投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新纪录--而且各项经济指标也大幅攀升:供电煤耗2010年完成318克/千瓦时,创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最低值;一号机组发电厂用电率完成8.03%,发电综合耗水率完成1.68吨/千千瓦时,均创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最低值;全厂综合厂用电率完成10.86%,其中2010年有两个月降到10%以下,创投产以来最低值。
百 味 人 生
潘大昕业绩介绍
2005年3月20日,总容量为 270MW的供热机组在通辽市工业园区原通辽市造纸厂院内开工建设,这是为缓解通辽市供热能力日趋紧张的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年产量为发电量17.5亿千瓦时,售热量为234万吉焦,增加居民采暖面积380万平方米,可供工业用汽240吨/时,被通辽市人民称做“绿色工程”.2006年两台机组并网发电、供热,开始了他的使命----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
自投产以来,盛发公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路昂扬:两台2×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供电煤耗率从2007年的358克/千瓦时,下降到2010年的318克/千瓦时,四年间累计下降了40克;综合厂用电率在供热量连年上升的情况下持续下降,从2007年的11.14%下降到2010年的10.86%,降幅达到0.28个百分点;发电水耗从2007年的26.84吨/万KWh,下降到2010年的16.97吨/万KWh,四年间下降了9.87吨/万KWh,相继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奖”、“中电投集团公司节能降耗优秀机组奖”、“A级纳税信用单位”、“荣誉纳税人”的荣誉称号,2011年,盛发热电公司1号机组获得“火电机组生产运营对标竞赛100---150MW等级优胜机组”第二名“,喜获中电投集团公司2010年度135MW机组等级节能降耗先进机组第一名的佳绩……贡献与荣誉的背后,是付出、是汗水、是责任、更是使命,所有的这些,都与一个人的奉献、胸怀与智慧密不可分,他,就是盛发公司总经理:潘大昕。
潘大昕,男,蒙古族,1964年生,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热自专业毕业,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通辽发电总厂热工分厂担任主任,生技处担任处长,厂部担任副总工程师,2005年1月份到中电霍煤发电管理部担任安全高级主管,2006年6月份到通辽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8年7月到盛发公司担任总经理。了解他的经历的人,都知道他的特点:工作精益求精,精神百折不挠!从电院出来扎根电力行业那天起,他就脚踏实地地走过了一条奋斗的路。从班组技术员做起,一直到今天全面管理的总经理,他都以恪尽职守为原则,种种挫折和困难,一脚踏住,永不低头,才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绩。”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正是这位企业家百味人生的真实写照。
尽心而已
潘大昕是从一线踏踏实实走出来的科班出身的领导干部。自从1987年从华北电院迈进通辽发电总厂的那天起,他就以认真负责,刻苦钻研的精神打动着每一个身边的人。无论是在做班组的技术员还是分场的专工,他给同志们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适合科研的人。因为他不但能把他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最重要的是,有一种不服输,不怕苦的劲头。1996年通辽发电总厂进行DCS系统改造,他是这个重大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这是一项关系到机组稳定性经济性都有重要拐点的课题,改造之前的3号机组DCS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过于陈旧,操作繁琐,频繁死机。显示终端画面变形、部分区域烧损出现画面定格,容易出现误操作事故。数据采集用的历史站性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采集传输。打印机,专业键盘等耗材极易损坏而且备件已经淡出市场,检修人员维护量大。集线器连接速度缓慢,进行一致化操作,浪费人力和时间。DCS控制系统更新后,人机界面友好,可视区域更大,操作简便,历史数据收集快捷,存储量大大增加,报表收集及时准确,集线器更新为10/100M自适应交换机,数据吞吐量大大增加,系统维护节省了大量时间。这个项目第一次在发电总厂实施,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必须成功,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潘大昕可以说为了这个项目做到了呕心沥血,从技术到组织,每一个节点,每一张图,每一步的实施,他都亲历亲为,带着他的队伍没日没夜地干,一百多天的工期,拆除了几百个旧机柜,敷设了上万根电缆,北京日历公司的技术人员都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这是个工作狂!DCS系统改造胜利完成了,这个项目的完成,为发电总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运行效果和各项试验表明,改造后的逻辑设计合理,控制策略和方法适合机组特点,大大提高了机组自动化水平,为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有着非同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到厂领导下到分场工人,都对他的付出发出由衷的赞叹:你为这个项目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不容易,他的妻子当时正患着癌症,他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家里,家外,他都必须是顶梁柱,这种压力,这种疲惫,非常人所能承受。他,却做到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来回的奔波,耗费了多少的心与力是谁也说不清的。面对同志们的敬佩,他只是淡淡地说:尽心而已。
尽力而已
2006年,潘大昕出任通辽三期扩建工程副总经理,这是一台1×600MW亚临界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概算总投资28.89亿元, 2004年7月27日获得国家核准,并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首台直接空冷国产化示范机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于2005年4月10日开工建设。又是一个前无古人的项目。从技术专家到基建领域,他凭着自己一贯的钻研精神,又一次站在了前端阵地,质量、安全、工期、造价他都事必躬亲,他坚定地制定了工程建设目标:零缺陷、无基建痕迹移交生产。为了这个目标,他以单位为家,每一个节点每一天的工期,都了然于心,每一次实验的数据,每一个设备的安装,他都亲临现场,对比数据,带着他的队伍,以冲锋陷阵一样的拚劲,没日没夜地干。“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计一切的付出,换来让人心慰的成绩:通辽发电总厂三期工程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厂用电受电一次成功;锅炉点火一次成功;汽轮机冲转一次成功;机组并网一次成功,机组168小时试运结束移交生产。作为国家空冷示范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得到很好的控制,总计发现缺陷1052项,全部处理解决,实现“四控”目标;实现“零缺陷、无痕迹”移交生产的目标;实现“三个百(即:机组自动、保护、仪表投入率达到100%,168小时试运后连续运行100天以上,性能考核试验100%达到设计值。)目标,实现了事故零目标,实现达标投产和”达创“目标,圆满完成机组调试”五个一次成功“的总体要求。参加与基建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成绩有多么不容易,可以说是步履维艰,阻力重重,没有坚定的耐力,没有运筹帷幄的头脑,没有超强的凝聚力,是断无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的,可他,做到了。168试运成功的庆祝会上,中电投领导对潘大昕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而他,仍然是淡然地说:尽力而已。
尽职而已
2008年7月,通辽发电总厂三期工程胜利完成基本建设移交生产,潘大昕又被组织任命为通辽盛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盛发热电公司也是刚刚新建完成投入生产的新机组,基建与生产的交接刚刚完成,问题复杂,千头万绪,而这两台机组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又非常重大,关系千家万户的集中供热和工业园区的工业供汽,正处在磨合期的机组,各项指标都不尽如人意,潘大昕到任,下基层,搞调研,组织生产一线的员工从零起步,向指标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润,又一场攻坚战在他的人生路上打响。这个体会了百味人生的企业家,有着务期必成的情结,有着追求完美的执着,有着沉旬旬的历史责任。面对新机组,面对新队伍,他以一个企业家的睿智和胆识,担起了盛发公司扭亏为盈的重担。管好一个企业,不但要付出勇气和代价,赤诚还要经历磨难和考验。2004年6月21日到2008年1月1日以前,盛发公司是”委托制“管理,公司只有40名管理工作人员,2008年1月1日,运行公司119人归属盛发公司,实行”运管“合一管理;2009年2月17日, 按照集团公司27号文件精神,检修公司77名员工正式划归盛发公司管理,实行”运管维“合一。三班人马,三种机制,组合在一起,没有凝聚力是团结不起这个队伍的。潘大昕以他读书人的单纯底色为这个画卷写上两个字:奉献。他结合公司实际,把管理科室细化为十个部室,分别为总经部、党群部、人力资源部、计划物资部、财务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督部、前期项目部、运行部、设备维护部,在册员工243人,其中,管理人员76人,一线员工167人。细致的规划完成以后,这只队伍本着”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企业理念,克服诸多困难,向着安全、生产、经营都有突破性发展的终级目标迈进了。
循环流化床机组是国家鼓励和倡导的绿色环保型机组,作为热电联产的机组更有着较高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其各项技术却尚未完全成熟,素有”星期炉“的”美“誉,盛发公司的机组亦是如此。尤其是刚刚投产的两台135MW循环流化床组,暴露了太多的实际问题:设备健康状况不好,频繁发生因锅炉省煤器漏泄及除渣系统故障引起的机组非停及降出力事件;给煤系统运行不稳定,频繁影响机组出力;机组经济性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与设计值相差很多……而且由于盛发公司是蒙东地区首家安装使用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单位,机组技术改造无任何先例可循,管理经验亦无处借鉴。面对着艰难的局面,潘大昕带着队伍,凭借着永不言弃的信念和百折不回的毅力,投入到机组改造的攻坚战中--”利用外援,组织攻关,探索规律,彻底治理“,凭着对技术的追求,对治理设备的决心,积极探索、调研、总结设备不稳定因素,制定防范措施,研究改造方案,逐步落实到设备改造中去。先后三次派人赴大连泰山热电,学习同类型机组电厂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加入了全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协作网,开阔视野,博采众家之长;组织各级生产人员对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排查,对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联系厂家、设计院等单位对设备改造方案反复论证……盛发人打响了一场技术改造的攻坚战。锅炉”四管“漏泄是导致两台机组非停的首要因素,通过对两台机组投产以来锅炉爆管发生次数、事故部位等分别进行归纳分析,确定了导致锅炉爆管非停的第一因素,在对产生磨损的方式、影响磨损的主要因素、主要泄漏部位及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受热面”优化运行方式,减少磨损;改变部分设计结构,防止磨损;增强金属壁面硬度,抵抗磨损;抓好机组燃煤,控制磨损;严把检修质量关,防止人为磨损“的防磨综合治理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确定了设备改造治理项目,利用机组检修的时机予以实施,并将其融入到运行、维护的日常工作中,一年多的时间,陆续实施技术改造二十多项,解决了一、二号锅炉排烟温度高、给煤机变频器频繁跳闸、给煤机、滚筒冷渣器设计存在的隐患、汽轮机轴封漏汽量大、电除尘输灰困难导致灰斗高料位、一、二号机组真空低、化学除盐水泵频繁故障等设备隐患,机组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经济性、可靠性显著提高,2008年各项经济指标相比2007年大幅上升,一号机组更创下了连续运行156天的好成绩。一系列技术改造和管理方案的成功实施,使盛发公司机组的连续安全运行再上一个新台阶,盛发公司成为集团公司内同类型机组的”领跑者“,所有的成绩,在”奉献“两个字为底蕴的盛发公司的答卷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看看这一串辉煌的记录吧:
2009-2010年,盛发公司一号机组连续运行达202天,创下了当时中电投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新纪录--而且各项经济指标也大幅攀升:供电煤耗2010年完成318克/千瓦时,创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最低值;一号机组发电厂用电率完成8.03%,发电综合耗水率完成1.68吨/千千瓦时,均创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最低值;全厂综合厂用电率完成10.86%,其中2010年有两个月降到10%以下,创投产以来最低值。
盛发公司从2008年开始扭亏为盈,连续三年实现盈利:2007年发电量为14.13亿千瓦时,供热量为122万吉焦,煤耗为358克/千瓦时,利润为-3308万元;2008年发电量为16.47亿千瓦时,供热量为198万吉焦,煤耗为352克/千瓦时, 利润为1891万元;2009年发电量为17.41亿千瓦时, 供热量为240万吉焦,煤耗为341克/千瓦时,利润为2169万元;2110年发电量为15.62亿千瓦时,供热量为265万吉焦,煤耗为318克/千瓦时,利润为409万元。2010年10月21日,盛发热电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
2008年发生工资总额1013.68万,平均人数164人,人均收入6.1万;2009年发生工资总额1509.76万,平均人数239人,人均收入6.3万;2010年发生工资总额1787.79万,平均人数244人,人均收入7.3万,实现了薪酬的持续增长。
面对成绩,面对赞誉,这个成熟稳重的企业家仍然只是淡然相对:尽职而已。
好一个尽心、尽力、尽职的回答,实实在在,而又发人深省,没有冠冕堂皇,没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一份沉着、一份力量、一份淡然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情怀。十几年来,他的人生之路一直也不轻松,十年重病的妻子在百般的呵护中故去,年幼的孩子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成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在女儿的书本上写着这样的勉励之语,孩子做到了,父亲也做到了,如此艰难的生活,他的每一步的职场之路,都写着辉煌与成功,这位企业家的人生啊,可称得上是百味了,任何一样,放在普通的人身上,都不轻松,但是他,哪一样,都做到了完美,在普通人的眼中,是悲壮,是成就,是了不起的功勋,但是他,不过觉得只是尽职尽责而已。
“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德者不孤”,潘大昕,这位品了百味人生的企业家,应该做到了这一点,不忧,不惑,不惧,不孤,以淡定的情怀,带着他的队伍和企业,走向灿烂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