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海阳核电产业园区、以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公司为龙头的莱山核电产业园区,以及淄博核电配套材料产业园区,为抢抓核电站建设带来的商机,山东曾规划了一幅百亿元产值的核电设备产业发展蓝图。
随着岁末年初山东石岛湾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等四大核电项目的相继重启,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核电装备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但经济导报记者近日实地调查发现,试图打造国内核电装备“第四极”的山东,要分享核电设备产业商机的梦想,短期内仍难以实现。
龙头企业“开小差”
为了解山东省内核电设备产业的发展现状,去年12月27日,导报记者走访了位于烟台的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近千平方米的厂房中,轧制好的钢板整齐地堆放着,但喷好浅灰色涂层的钢板表面落满了灰尘。“这是为海阳核电厂钢制安全壳(CV)顶封头准备的。”公司副总经理马天峰告诉导报记者,之前与湖北咸宁核电、湖南桃花江核电签订的CV合同,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暂停了。“目前,4套CV已经全部完工,所以工厂现在相对闲一点。”
隶属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的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是海阳核电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是专门为AP1000技术(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而成立的转化平台。CV是目前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也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
“新建的核电站都将符合三代核电安全标准,AP1000或者CAP1000,国内目前只有我们一家生产CV。”马天峰对于CV的市场前景表示看好。
但另一方面,“核电市场因其技术特殊性毕竟是相对有限的,年产4套CV的能力已经足以满足这些有限需求。”马天峰说。
根据目前国家审批新核电项目的谨慎政策,马天峰表示,公司出现了部分产能闲置。为充分利用公司的产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他们已经开始关注非核级装备制造领域,例如石化、海洋设备。
据了解,去年11月海阳核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根据规划,将率先建设3平方公里起步区,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8亿元。此外,核电工业园区已签约引进过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30.2亿元,包括国家核电、中电投集团、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5个央企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1个,争取年内再开工项目2个,剩余项目明年春天全面开工建设。
“一方面,基于核电长远发展的良好预期,核电产业园得以快速发展,但另一面,由于核电重启只是谨慎放行,短期内一些核电设备生产企业也会谋求非核级设备业务。”山东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崇庆认为。
配套企业或退出或转型
与生产核电主设备的“国字号”央企相比,面对谨慎的放行政策,一些生产核电配套材料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则更困难。
“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国家暂停核电建设以后,广通化工(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就开始把业务发展的重点转向非核级材料。”淄博市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由于担心核电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广通化工在内的很多核电材料配套企业都开始放弃核级材料而转向非核级材料领域,这样的转变技术难度并不高,并且风险也会相对较低。
据上述淄博市经信委工作人员介绍,淄博市核电配套材料产业园区发展恐难成规模。“没有核心企业的带动,而且现有的一些涉及到核电业务的企业位置相对分散,最重要是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
据了解,目前该核电产业园区还没有像海阳核电装备工业园区那样的统一规划,园区招商状况也不理想,入驻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与预期差距很大。
“核电投资周期长、投入高、技术门槛高,而且宏观调控政策的收紧直接影响到市场需求,相关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都会相应增大,从而风险增大。”许崇庆向导报记者解释。
核电装备“第四极”
据悉,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核电设备产品质量稳定性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下,随着核电项目的重启,我国核电设备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市场机构预测,2020年,国内核电装备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目前,东北、四川、上海等地的企业占据了国产核电设备市场80%的份额。为分享核电装备产业的蛋糕,广东、山东都提出了打造核电装备“第四极”的设想。而且,山东规划了海阳核电产业园区、莱山核电产业园区和淄博核电配套材料产业园区三大核电装备产业园。
随着核电项目的重启,核电装备产业潜力巨大的市场也再次开启。不过,山东省负责核电项目管理的政府内部人士认为,山东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山东想成为继东北、四川、上海之后国产核电设备制造的“第四极”,还颇有难度。
“虽然四大核电项目相继开工,但我国‘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这条‘红线’摆在面前,核电装备产业的发展短期内依然难以回暖。山东也不例外。”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上述政府内部人士表示,核电产业易受国家政策影响,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政策空间缩紧,这次重启也相对谨慎,对于核电设备产业的利好影响并不明显。
同时,山东省内三大核电工业园区规模较小,入驻企业数量少且相对分散,整体竞争力不强。
“短期来看,由于一些涉核设备企业位置相对分散以及政策调控影响,山东核电产业发展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从长远看,核电发展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坚定发展方向,这对核电装备产业的发展来说是长期利好。”对山东核电产业能否后来居上,许崇庆认为仍然值得期待。
他向导报记者介绍了省内一些发展较好的核电设备企业,包括泰安市山口锻压有限公司、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等。另据了解,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谋求上市。这些企业就是推进山东核电产业发展的希望。
也正是看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马天峰认为,山东的核电装备企业要立足,就得进行差异化竞争,避免一些技术劣势,发挥特色,寻求产品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