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活动。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介绍了公司发展特高压及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关情况,受到广泛关注。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特高压输电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科技创新技术,请问刘振亚先生,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全力发展这项技术?另外,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特高压示范工程目前运行的情况如何?
刘振亚表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首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送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的特点,是超高压等其他电压等级所做不到的。发展特高压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增长的需求所决定的。因为我们预计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全社会的用电量还会再翻一番。中国的国情是:能源资源的分布和能源的需求是逆向的,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但用电最多的是东南部。这就要求把能源资源就地转变为电力,远距离输送,在全国范围来优化配置,所以需要发展特高压。
发展特高压,也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需要。我国的清洁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且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而恰恰在这些地方,经济欠发达,用电相对较少。清洁能源需要远距离输送几千公里到东部。从技术开发量来讲,仅新疆,风电就可以开发几亿千瓦。甘肃的河西走廊可以开发风电装机1亿千瓦,大沙漠戈壁滩都可以建成风电场、太阳能电场,那里的资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的,但必须通过特高压向东南部输送。
刘振亚介绍,特高压工程主要是指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工程。我们第一个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在2009年元月6日投运的,第一个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在2010年7月8日投运的,已分别安全运行近四年时间和二年半的时间,根据运行的情况来看,电气性能良好,安全、环境、经济等各项指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几年来,经受住了雷雨、雨雪、冰冻、雷击等恶劣自然条件和各种运行方式的考验,证明是成功的。
刘振亚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完全具备大规模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条件,这样就可以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缓解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煤电运紧张这个顽疾。有了特高压技术,就能够使(我国)能源、电力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否则,发展将是难以为继的。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铁路运力有38.5%是来运煤炭的,这些年来,铁路事业高速发展,但在2011年,需要有57.8%铁路运力来运送煤炭。这种发展方式是难以为继的,必须用特高压来解决问题。
刘振亚表示说,特高压技术,我们不仅拥有完全的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过去,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做过这样的工程实践。但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成功,也没有实现商业化运营。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之大、阻力之大,是可以想像的。在这里也对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新华社记者问,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收购了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之后的几年,“走出去”动作不断。能否介绍一下国家电网公司“走出去”的清晰蓝图及所基于的优势?
刘振亚表示,国际化战略是国家电网的重要发展战略。截至目前,我们在国外的投资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总资产达到80亿美元以上。投资主要集中在电网、电工电气等方面,海外资产主要是监管资产,收益和效益是好的,净资产的回报率在两位数以上,是国内投资回报的三到五倍。
刘振亚说,为了搞好国际化业务,我们在全世界进行了布局,到目前已经在美洲、欧洲、非洲等洲和国家,设立了九个办事处,成立了若干公司。从目前工作情况看,态势很好。今年,预计还会有新的项目取得突破。我们“走出去”,主要是靠技术、人才和管理。在世界能源界,特别是电力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取得的创新成果,是令同行们关注和尊重的。关于人才,国家电网公司有200多万名员工,很多员工学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我们有一支很好的队伍。许多人才通过培训,相继派到国外开展业务。
刘振亚表示,中国的国有企业“走出去”,也是有困难和质疑的。但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靠实力和技术水平赢得了信任和尊重,尽管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却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年,我们将争取在国外的资产能够占到现有资产总量的10%左右。根据这个规划目标,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国际化方面的投入。
刘振亚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在国外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仅举两例,一个是在菲律宾国家电网的投资,我们有40%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再一个是在欧洲的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我们也是最大的股东,25%的股份。这些投资都是成功的,取得良好的回报。
采访活动由十八大新闻中心副主任陈文俊主持,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周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马兴瑞,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戴林,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等中外媒体对采访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记者 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