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独立工矿区转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三位一体”推进,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会前,李克强参观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及棚户区改造成效图片展示。会上,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汇报了促进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转型及棚户区改造情况和下一步打算,有关地方负责人谈了本地做法和建议。李克强与大家深入交流,并对需要抓紧研究推进的工作进行了现场部署。他说,资源型城市及独立工矿区是我国重化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实现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在一些资源富集地区“因矿设市”、“因厂设区”,逐步形成了职工集聚的城镇。当时大家住工棚、住简易房,在十分简陋的生活条件下,开展了大规模资源开采和加工,提供了大量的煤炭、原油、铁矿石、木材和其他基础产品,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克强说,经过长期开发,不少资源型城市和矿区资源逐步枯竭,普遍出现了接续产业跟不上、就业困难、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社会保障负担重等问题,与其他城市的发展差距拉大,很多独立工矿区人均财力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5。当前资源枯竭城市及工矿区的居民仍有6000-700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住在棚户区,成为我国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集中反映。这既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克强指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棚户区改造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巨大潜力源泉。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增加转移支付、扶持替代产业发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等措施,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使资源型城市及工矿区转型发展有了明显进展。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一半是棚户区改造,在已完成的1000多万户棚改中,有几百万户集中在资源枯竭城市。一些地方完成棚改后,各方面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宜居之地和投资热土,新的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随之而来、随之而兴,就业、收入、消费都持续增加。实践证明,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棚户区改造,不仅可以改善几千万人的生活,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需求,带来一举多得的效应。
李克强说,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及工矿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城市“二元结构”矛盾的切入点。当前,收入分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城乡差距问题既普遍又突出,而城市二元结构中的高低收入差距往往更大,繁华的城市中心区与简陋的棚户区、工矿区并存,形成了明显反差,资源枯竭城市困难群众更多。目前,资源枯竭城市低保人口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不少工矿区和棚户区低保人口比例甚至达到50%左右。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逐步补上这笔历史欠账,保障和改善这些群众的基本民生,体现了调节收入分配“托底”的要求,把这块收入差距的最“短板”补上了,就能够产生倍增效应,更有力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城镇化顺利推进。
李克强指出,要把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棚户区改造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各级政府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创造转型发展的环境。突出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集中力量一场一场打“歼灭战”,由“大片”至“小片”,逐步完成城市和工矿棚户区的改造任务。将独立工矿区纳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范围,因地制宜,宜改则改,宜搬则搬。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企业为主体,既瞄准资源深加工,又注重发展非资源产业,关键是能带动更多就业。对于近些年在资源富集地区发展形成的新兴工业区,既要支持,也要引导,防止产生新的封闭棚户区和趋于刚性的城市二元结构。他强调,资源型城市及工矿区转型发展、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复杂的工作,要科学规划,摸清底数,依靠改革作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专项资金支持等长效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