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播报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观察 > 资讯 >
南网今年跨省区余缺调剂交易电量达24亿千瓦时
发布日期:2012-07-31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

    “成绩已经过去,新的起点就在脚下,我将加倍努力,为电力监管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用实际行动捍卫我在党旗下的誓言。”这段让人感奋的话,出自南方电监局一位党员的会议发言。

这绝不是唱高调。2004年11月16日,南方电监局在广州挂牌成立,迄今将满8年。路程算不上长,但每一个脚印都很坚实。谈及这8年,几乎每一位南方电监局的员工,都会滔滔不绝,胸中装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数据。唱高调的人,没有这样的底气。

7月下旬,记者走访了南方电监局,与多位人士一起回顾过往、审视今日。一条奋斗轨迹渐渐清晰。

安全监管及电力应急齐头并进

亲历过1年前深圳大运会的南方电监局员工,忘不了当时的情形。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开幕式;来自152个国家的1.3万名选手展开角逐;而此时,广东地区进入台风、暴雨多发季节,供电安全和预防突发性电力事故,无疑成为最迫切、最艰巨的任务。

考验南方电监局的时刻到了。

为确保深圳大运会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南方电监局提前协助大运会组委会制定了8项工作标准,对近200个比赛场馆及重要用户的供配电设施进行建设、查验、维护等;对应急电源、电工人员配置等进行排查和梳理,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指导编制保电手册,实现63个大运场馆“一馆一册”和136家重要用户 “一户一册”,使保电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做到 “方案、人员、措施”三保障,2012年7月12日,南方电监局凭借其在深圳大运会中的突出贡献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对南方电监局工作地高度肯定与认可。

《中国电力报》:像大运会这样高规格的大型活动,是否也是对电力安全监管和电力应急工作成果的一种集中展示?南方电监局:我们始终把电力安全监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8年来,我们发挥在电力行业的牵头作用,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亚洲博鳌论坛、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保电任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形成监管机构牵头、地方政府支持、电力企业参与的电力应急工作机制,成功应对了2008年南方冰灾、2008年台风 “鹦鹉”、2009年台风 “莫拉菲”、2010年台风“鲶鱼”、2011年台风“纳沙”以及今年袭击我国的最大台风“韦森特”等自然灾害。

《中国电力报》:南方电监局负责的区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是自然灾害多发区。这对电力应急工作形成很大的挑战。南方电监局在这方面是否有系统性的规划?南方电监局: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应急规划方案。比如,今年上半年,我们牵头在广东组建了50支省级电力应急救援队;经广东省政府同意,印发了 《广东省电力应急工作 “十二五”规划》,系统指导当地的电力应急体系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就电力发展、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南方区域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也没有发生火灾和发电厂跨坝事故。

跨省(区)余缺调剂成果丰硕

在南方电监局的办公室内,一份材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材料里详细描述了该局一位员工在2011年贵州发生冰灾期间的“故事”。

随着灾情进一步恶化,贵州电、三峡电和湖南鲤鱼江电厂输送给广东的电量不断减少,甚至停运,使广东供电和电网安全面临严峻形势。关键时刻,该员工及时向各省区调度和运行生产部门了解最新动态,认真研究电网受灾停运线路、变电站和用户受影响的情况。每天按时将灾情信息、电力运行情况和抢修复电的各项措施汇总上报给政府各部门、电力企业,为领导决策和电力企业应对灾害的工作提供信息依据。抗灾以来,该员工每天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深夜才离开办公室。各地灾情不断恶化期间,他连续几天奋战到凌晨三四点。大年三十,发着高烧的他没有回家吃年夜饭,持续工作到深夜,大年初一一早又出现在办公室。

这段故事,是南方电监局在电力安全监管和电力应急工作上的一个典型案例。

同时,因事关“西电东送”的安全,它更反映了该局进行电力余缺跨省调剂的艰苦卓绝。

《中国电力报》:西电东送对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想这就是那位同志带病坚守岗位的重要原因。

南方电监局:是的。西电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西电已接近广东全社会电量的30%。一直以来我局都在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区域统筹协调作用,提高合同的履约率,不断完善“西电东送”交易机制。我局以提高合同履约率及建立灵活交易机制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督促市场主体及时签订、报备“西电东送”年度交易合同,提高了合同的执行率。今年1~5月南方电网在完成“西电东送”合约电量284亿千瓦时交易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网间、省间余缺调剂交易电量共24亿千瓦时。余缺调剂有效保障了广东的电力供应,有力支持了云南抗旱保电及贵州存煤蓄水,还帮助了广西区度过了电力供应最困难时期。

《中国电力报》:通过市场化改革加大跨省(区)电力余缺调剂的工作,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南方电监局:我局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在电监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在南方电力市场模拟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模式。近期,我们协调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燃机高峰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在东莞建立电力“超市”。此举得到了广东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目前,已制定了交易方案并征求各方意见,初步达成一致。

《中国电力报》:具体成果有哪些?南方电监局:成果还是比较多的,可以举一些例子。2011年,面对南方水电遭遇百年干旱、刚性电力缺口大的情况,我局主要负责同志六上贵州了解、协调工作,并与其他领导同志分别带队深入企业调研,把准信息,建议并促成广东、贵州两省的政府部门直接协商、调整送电方案。

今年上半年,我们协调南方电网公司加大区域内及与国家电网余缺调剂的力度,有效保障了广东的电力供应和西部省区的抗旱用电,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有关各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还完善了并网发电机组辅助服务补偿及运行考核办法,已在全区域正式推行实施,大幅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水平和机组调峰的积极性。目前,南方区域电能频率(50±0.1赫兹)的合格率已达100%,为世界最高水平。

各项监管举措扎实推进

南方电监局很低调,平日里时常被百姓“遗忘”。但低调不掩成绩。

200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南方电监局报送的 《关于南方电监局2008年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去年的自然灾害和经济的波动,都给电网运行、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感谢南方电监局同志们的工作,为广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9年1月16日,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也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该局的工作。

2004年以来,南方电监局获得了大量荣誉。该局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安全处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 “广东省抗洪救灾模范集体”,被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为“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先进集体”;资质管理中心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资质管理中心办证中心被广东省总工会评为“南粤女职工建功立业文明岗”等等。

这些重要批示和荣誉,是成果,更是回报。

《中国电力报》:南方电监局这些年付出了很多,取得了好成绩,所以才换来这些回报。

南方电监局:通过我们的工作,推动南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回报。除了前面讲到的要加强安全监管和电力应急工作,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并加大跨省 (区)余缺调剂,我们的其他监管工作也做得同样扎实。

《中国电力报》:那么,下面就请介绍一下其他方面工作的情况。南方电监局在电力稽查和行政执法方面,是如何实现“扎实”这个目标的?南方电监局:我局成立了行政处罚委员会,设立了电力争议调解庭,成功调解了多起电力争议案件;开通12398投诉举报热线,查处了一批行业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积极调节电力争议,及时化解矛盾和不和谐因素,维护了市场秩序和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监管机构的权威。比如,2012年,我们在电力行业深入开展打击商业贿赂的专项行动,认真排查电力行业的商业贿赂线索,完善查办案件的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电力市场秩序。

《中国电力报》:电力业务许可工作,是电力监管机构职能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南方电监局是如何把好这个市场准入关的?南方电监局:我局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和电监会的相关许可规章,按照“主   体平等、机会公平”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行政许可工作。近年来,我们还不断完善许可证后续监管办法及退出机制,及时掌握持证企业许可条件的变化;开展相关检查,发现并处理了一批越级施工、违法分包、非法使用许可证等案件,把好了规范市场秩序的第一道关。

《中国电力报》:我们了解到,南方电监局积极探索监管的有效方式。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南方电监局:关于探索监管的有效方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第一,完善监督检查体系,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建立以集中检查、日常监管、定点监管、专项检查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第二,提高工作主动性,开展重点调研。比如,我们结合广东高新产业区和产业转移升级战略,以及广西北部湾开发等因素,开展供电能力与直购电专项调研,在此基础上向有关地方政府就直购电问题提出初步意见和建议。第三,开展电力综合监管指标试评价工作。我局结合南方区域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依据电力监管法律、法规,制定了包含74项指标的 《南方区域电力综合监管指标体系》,并开发了相应的评价软件。第四,推进电力监管信用体系建设。

我们编制了《电力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监管对象信用档案数据库,目前共录入企业信用信息2713条,其中诚信信息1490条,不良记录信息1223条,形成比较准确和完整的行业、地区信用记录档案。第五,完善调度监管体系,并试行派驻调度代表制度。这一举措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第六,推进电力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对实时调度、电力应急、烟气脱硫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等11个监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打造一体化的监管信息平台,提高了监管实效。

《中国电力报》:南方电监局在创新监管方式上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作为电监会的派出机构,南方电监局又是如何为地方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的?南方电监局:首先是做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及电煤监测预警工作。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每半年向电监会和地方政府报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每月报送监测报告的工作制度,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其次是积极推动电力系统的合理布局,助力广东“双转移”和产业升级。第三是探索成本与价格监管的有效手段。

比如,我们曾主动参与电价调整工作,深入研究、测算居民阶梯电价听证方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是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监管。我们对区域内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持续督查,引起了企业的高度关注。这既提高了我们的监管效率,又帮助企业增强了节能减排意识。

为百姓为地方为企业真心服务

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能源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电力行业如何服务于经济和社会,是一个重要课题。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都更直接、更密切,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同时,从社会功能上看,电力行业的公益性也是最强的。因此,有关政府部门要重视、引导电力行业对经济和社会的服务功能。

这个使命,毫无疑问首先要由电力监管机构来承担。

《中国电力报》:我们发现,南方电监局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南方电监局:除了通过监管实现服务经济和社会,我们还有更直接的服务功能。

在我局的积极协调和督促下,2011年8月,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公司签订了《构建和谐电网备忘录》,广西和谐电网建设迈出了一大步。这不仅有利于广西电网的统一规划、协调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电网的无歧视开放,规范电力市场秩序,为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认真履行职责,真心服务企业”一直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具体来讲,我们主要向企业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加强厂网协调,构建厂网联席会议机制,促进和谐厂网关系建设;及时反映电力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配合政府制定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主动协调电力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大电网与地方电网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

《中国电力报》:电力监管工作的终极目的还是服务人民,即“监管为民”。南方电监局是怎样兑现“监管为民”这一承诺的?南方电监局:“监管为民”,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工作,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我们正在扎实推进居民用电服务质量监管专项行动。这是一件聚集民心、服务地方、体现监管价值的开创性工作。做好专项行动,榜样带动很有力量。我局一手树典型,开展用电优质服务示范区建设,分别在广东、广西、海南选取六个基层供电企业,建立了提升服务示范点;一手促后进,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特别是针对损害用户用电权益的问题,认真开展稽查,综合运用检查、披露、约谈和行政处罚等手段,督促企业纠正、整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专项行动引起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汪洋等同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建立铁路项目接入系统信息库。目前,南方区域的一些高铁、城际铁路已陆续建成投运,为此,我们建立了铁路项目电源接入信息库,为关系民生的铁路运输提供特殊的电力服务。此外,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我们制定了农村地区供电质量评价指标,推动供电城乡服务均等化,帮助解决农村地区电压低、供电可靠率无考核等问题,促进农村地区供电质量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八大就要召开了,今年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自我加压,做好各项工作,为南方区域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