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金融危机恐怕还远没有过去。高企不降的CPI随时撩拨着老百姓的敏感的神经,从水点煤气到各种原材料,持续的资源价格的上涨,也使得很多行业的大部分企业的发展和日常运营进入一个高成本低利润的艰难时期。
信息化在这个背景下,别有一番风味。不同于前十年的上网、买电脑、建企业网站,近日2012年,一个显著的特征,中国的企业信息化进入一个全民电商的年代。
全民电商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以团购网站的勃兴为代表,从酒店、餐饮、电影票乃至油盐米醋茶,几乎各种商品都可以团购,一个数据就可以直观的观察到这种全民电商的疯狂: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团购网站的数量为3909家,而之前倒闭的网站则达到1960家;另一个标志则是传统大型零售企业和大型物流企业开始自建电子商务网站,涉足电商领域,比如苏宁易购、E购宅急送。
尽管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企业涉足电商领域的门槛,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是,通过电商这一渠道,扩大用户市场范围,着急把货物卖出去的心态,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第一驱动力,这显然与需求疲软和经济不景气有关。
全面电商只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信息化的缩影。从整体趋势来说,不论是政策促进方面,还是技术应用方面,中国的行业信息化都可以说已经进入一个信息成为生产要素的深水期。
在国家政策趋势层面,行业信息化以大行业垂直线条和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分层次展开。
2010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小型微型企业尤为突出,为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在财税和金融政策上提供支持,工信部在近日召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服务、融资服务和培训服务,为小型微型企业进一步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和服务成本,便捷而有效地通过信息化实现健康成长”
而在工信部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普及推广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以及运用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等技建立,覆盖80%以上的省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则成为其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重点。
一方面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为面,另一方面,以大行业垂直线条和新兴技术发展的信息化促进我国行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则是政策规划的另一个特点。
例如在工信部出台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在关乎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行业成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重点,如环境、工业、农业等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展的应用重点,与民生密切关联的医疗、食品、及社会管理领域,也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
这一点,在单独出台的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再一次得到体现,比如在食品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以物联网技术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支持食品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开发应用可追溯信息技术,重点推进乳制品、肉类、酒类等行业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关键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监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涉及民众生活安全和社会管理安全的领域,行业信息化正迫于社会的压力被提上政府政策支持的议事日程,环境安全、医疗信息化、食品安全都是信息化的重点行业。
自中央至地方,各地风起云涌的云计算发展规划,则可能使得中国的行业信息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尽管云计算面临着第二房地产的诟病,并被指责为重建设轻应用,但是无论是工信部出台的北京无锡等五城市云计算试点,还是日前科技部主导中国云”产业发展国家级规划,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医疗卫生、中小企业、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示范应用也同样是重点行业应用领域。
笔者相信,随着各地铺张浪费是的云计算建设,未来中小企业或许可以受益,因为如果云计算能力供给过剩,必将带来价格的下降。理论上来说,各地的云计算项目毕竟需要有应用去填充和装点门面。
行业信息化的技术层面,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应用的互联网化,除了前往提及的全民电商的的趋势之外,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互联网化,尤其是随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成为重要的趋势。
一方面是中国的3G网络已经大范围的,使得因为带宽已经不在是影响体验的关键,另一方面则是智能终端的出现,尤其是iphone和androi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大规模低价普及,一方面极大的改善了用户的业务体验,降低了应用的门槛,另一方面也为行业信息化的开发者降低了产品研发的技术门槛。
可以说,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思维模式对行业信息化的影响日趋深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直接使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开展自己的业务,比如应用微博进行营销和广告,或者在一些电商的平台,借助其开放平台,实现自己的快速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我们可以认为,政策和技术是驱动中国行业信息化发展双轮,并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协调一致,尽管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和一些大行业垂直领域的信息化还是主要以政策驱动为主,但是来自互联网和新的信息化技术的市场驱动也正在发挥自己的力量。
有理由期待,信息成为生产要素,已经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