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互感器作为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之一,其现场应用效果、技术研发动态备受业界关注,其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探讨电子式互感器的技术与发展,本版邀请业内专家西安华伟光电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刘忠战,探讨电磁环境以及电子式互感器技术发展方向等有关问题。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对电子式互感器项目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理论探索、近10年的应用实践,300多个电站的技术磨合和经验积累,使得这一新兴科技从技术方案到制造工艺,从试验方法到应用规范已初具雏形,特别是国网公司2009年组织进行了四大智能电站试点工程,对不同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在不同电压等级、不同一次设备、不同结构类型的电站上进行了集中的试用,2010年又改进和完善了试验标准和应用规范,使应用和研发方向开始向“需求驱动”转轨,回归到科学、有序、稳健、扎实的发展路线。使研发选题避免岐误,向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随着试点面的扩大和应用层次的不断深入,一些好的技术方案在比较中得到了优选,人们的关注点从最初的“原理先进”逐渐转移到“功能可靠”;从“高科技”回归到“性价比”,这是产品进入应用阶段的正常回归,一切原理、技术、材料、工艺上的先进性、经济性,都必须落实在产品的应用中。
电子式互感器的低功率化、小型化、信息共享等技术优势应该转化到应用中去,被电站的整体设计以及所依附的一次电器的结构设计所吸收和利用,在这个意义上确定了电子式互感器的整体技术发展趋势。
新趋势1——结构组合化
利用电子式微功率、小型化优势,互感器更多以组件方式组合于变压器、GIS、HGIS、断路器、隔离刀等组合电器中,减少占地,降低造价,还可以通过功能复用促进一次电器本身的小型化和智能化。各种传感方式,也会相互组合,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能。国网公司近期也提出了结构组合的指导性意见,助推电子式互感器的组合化趋势。
新趋势2——功能复用化
充分利用数据共享优势,单点配置的互感器,可供多点共享,这一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单点测量信息的本地共享,装在一次电器上的互感器,除了通过合并器向间隔层和站控层传递信息外,可以配置本地输出端口,为一次电器本体的智能化提供服务。一些国外开关电器,依靠本机集成的ECT实现故障开断录波和数理分析统计实现状态监测、寿命预期、故障诊断等智能化功能的经验值得借鉴。互感器可提供Goose、RS485等不同类型的数字接口,供多种测控设备共享,减少互感器多点重复安装,使设备配置更加紧凑,功能集成度更高。②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增配不同速率的采集器和接口方式,兼顾故障行波测距、光差保护、PMU监测专用。③合并器除了实时收集ECT/EVT测量信息外,稍作扩充,即可利用既有硬件资源收集一次状态信息将原有分散的设备状态监测网络归化到统一的以太网中,达到信息全站共享。
新趋势3——部件标准化
互感器的四大部件应逐渐走向标准化,具有相互兼容的接口方式,以便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可作为标准“插接”安装于各种一次电器,达到不同厂家互感器可以更替和互换,也利于产品的维修、更换、版本升级换代。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独有的高速发展,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强力牵引,电子式互感器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克服当前深层次的技术难点,将继续朝着可靠、稳定、实用、功能先进的方向发展。
【 延伸阅读 】
电子互感器核心技术的转移
电子式互感器包括四个不同的技术领域,即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变送技术、高压绝缘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由于电子式简化了绝缘结构,而数据采集和网络通信可以借用现有成熟技术,这些方面已不再是研发的核心,核心技术缩小为三个方面:传感器技术、电源技术以及新增的特殊电磁防护技术。这是基于以下考虑:①传感器技术虽经多年研发,但期望将所有优点集于一身是不现实的,一些特定传感器在具有优点的同时,总是带有一定的缺憾,各种不同传感器原理之间的相互配合互相渗透、优势互补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一些基础器件由国外垄断、价值链留在国外、价格高出同功能互感器3~5倍、性能并不具备优势的传感器将会淡出市场。②电源技术仍作为核心技术,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作为独立式互感器,高压侧传感的无源化或自源化,正常无故障寿命周期都寄望于发展和完善自供电模式;其二是克服VFTO现象也需要隔离度更高、抗扰频谱更宽的新型电源系统,这种电源系统需要改变原有设计思路,进行技术创新。③常规的中低频、小于3千伏峰值的EMI防护组件不能适应电站特殊干扰工况,需要研发可抵御数万伏、跨越短波至微波波段的功率型集成滤波器件。(刘忠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