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当前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影响。煤炭产量、油气产量受到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限制,提升潜力较为有限,保障能源供应的压力巨大。
煤炭产量的提升主要受到生态环境的约束。煤炭燃烧是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汞、超细颗粒物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高不下,大量煤炭燃烧导致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复杂性,以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解决中国能源问题需要树立大能源观,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战略观点,系统性、理论性强。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这对于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已掌握并成功运行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建设特高压电网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综合能源运输体系,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集约高效开发,充分发挥特高压在远距离、大容量方面的优势,实现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电力需求增长较快,而山东煤炭资源有限,供需日益紧张,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环境、运输压力大,仅靠省内电源难以保障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山东每年需要引入大量的外电才能保证全省电力需求基本平衡。
山东煤炭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前列,在国家对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基于山东省煤炭资源、运输条件、环境容量、土地和水资源,以及电网输电通道能力等情况,必须转变山东电力发展方式,实施“外电入鲁”战略,由本省自我平衡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积极通过特高压电网接纳省外来电,满足全省未来电力需求和节能减排要求,也有助于处理好更大范围的环境问题。
以2011年为例,山东省累计接纳外电475.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60万吨,实现了能源供应充足与节能减排的双赢。在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型煤电基地,依托已成功运行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建设高效输电通道,从我国西部、北部向东中部负荷中心远距离输电显得尤为重要,也日益凸显出其巨大优势。
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稳定供应,需要把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为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的战略支点,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和消纳能力,将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实现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和高效率利用,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 王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