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16日介绍说,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总量约束日趋突出。为解决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中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只有守住这“三条红线”,才能压缩和限制现有的水资源荷载,腾出一定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这“三条红线”具体是指,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胡四一介绍说,为实现上述“红线”目标,中国已确立了2015年和2020年水资源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同时,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中国还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各自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胡四一强调,“三条红线”是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底线。一旦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受损、生态环境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胡四一介绍说,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经超过承载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此外,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用水浪费严重。
胡四一担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