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十八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表示,我国核电发展需稳扎稳打,在注重提高自主能力的同时,安全问题要放在首位。
此外,他认为,虽然核电审批已解冻,但节奏将放缓,内陆核电建设开闸也需要时间。
迈向核电强国需稳扎稳打
孙勤指出,打造世界一流核工业、迈向核电强国需要技术积累作为支撑,因此我国选择稳妥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明智的。
“只有具备了自主设计能力、自主制造能力、自主建造能力、自主运行管理能力以及自主燃料保障能力,才称得上真正的核电强国。”孙勤说。
核能技术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努力才会得以提高,“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总会跌倒一样,没有人会因为跌倒而阻止他继续学习。核能发展也一样,如果没有实践,而止步于等待,那么我们不可能会有未来的‘那一天’。”孙勤认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发展核电,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在他看来,2020年之前,我国核电发展都处于“打基础”阶段,要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努力,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路线、装备制造、燃料供应等各方面有所储备和提升,到2020年初步具备自主发展的能力。
据他透露,我国引进的AP1000核电技术有望在2020年前完成消化吸收工作。
孙勤特别强调对核电 “稳妥发展”的理解,他认为,虽然发展需要过程,但在过程中既不能跨越自身能力去盲目追求成就,也绝不能放弃那些我们已经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等。
“核电的安全一定是首位的,必须稳扎稳打,以防万一。”孙勤反复说。
核电开闸但审批节奏放缓
“‘十二五’期间所有核电站都将在沿海建设,但会对内陆建设核电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比如水资源情况以及如何制定应急措施等。”孙勤透露。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和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孙勤认为,尽管核电审批已经解冻,但审批核电的节奏将大大放慢,每年通过审批的数量也将很有限。
对于不考虑内陆核电项目的原因,孙勤表示,“十二五”暂不考虑内陆开工建设新的核电项目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主要是考虑目前中国还没有内陆建设核电站的经验,而且老百姓亦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但他认为,我国今后将逐步实现内陆核电建设,目前只有工作要求,没有“开闸”时间表。
他同时举例,去年我国核电的发电量达800多亿千瓦时,仅占全国发电量的1.8%,远远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仍很大。
“到2020年,中国核电发电量比例要达到10%都很难。”孙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