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播报 |
情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观察 > 情报 >
民企成核电设备制造重要力量
发布日期:2012-09-13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专家建议在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机会的同时,警惕产能过剩

记者日前在2012中国国际核电装备展上了解到,伴随民企涉入的加快,核电设备领域的国产化正不断取得突破。

“在核电设备重型锻件和特殊材料制造业领域,我国的民营企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国家核电专家委专家郁祖盛在展会期间举办的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如是表示。

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除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等大型国企,参会企业以民企为主,虽然其产品不像大型设备那样“显眼”,但说起在核电建设及保障核电安全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填补国内空白,民企总能自信地解答上一番。多位参会民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企业发展战略转向核电,正是看中了核电潜在的市场和良好的前景,尤其是国内市场促使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紧追慢赶。

战略转型获得更大发展

据了解,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在重型机械行业从冶炼、锻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锻造领域,具有万吨以上自由锻造水压机(油压机)的民营企业已不止一家。”郁祖盛介绍。在他看来,民营企业已从单纯的追求利润的发展初期逐步成熟。从经营目标上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考虑如何振兴民族工业,决心与国外知名企业“一决高低” ,在进入国家支柱工业领域的同时求得企业的更大发展。

记者在此前的采访中曾了解到,目前共有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领域约1200家单位参与中国核电建设,其中国外企业350-400家,国内的800家左右(中外合资企业200多家)的企业中,中小企业能占到总数的90%。

信息显示,近年民企在核电用阀门、管材、焊材、电缆、密封件等领域均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而这些企业不仅成为民企涉入核电领域的典型案例,也成为大型国企合作的对象。

在管材领域,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钢集团合资兴建的“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Inconel- 690 U形管,已经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其成功研发的岭澳二期RCC-M 2级安喷换热器管、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用堆内构件用管均已替代进口。此外,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研制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800合金U形传热管和核电站凝汽器用焊接钛管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核级密封件和电缆领域,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和江苏上上电缆公司算得上引人注目。前者研制的自主知识产权核级石墨密封垫片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是声名鹊起。后者上上电缆,凭借其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成功参与三代AP1000核电建设中。而在阀门领域,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在核电蝶阀、球阀方面已成领头羊。

业内人士分析称,民企眼下不仅是简单的涉入,而是盯准一类产品做专做强,努力成为该领域的的龙头。

“目前,民营企业进入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凭借着经营的灵活性、机制上的优势和更大的科研投入力度,全靠自己的上千万,甚至于数十亿的资金投入,进入到了核电重型锻件和特种材料的研发领域,通过强强联合,已在核电设备制造的某些领城做出突出成绩,而领先于某些国营大型重点企业(不锈钢精炼、特种成形工艺等)。”郁祖盛如此评价民企所取得的成绩。

避免生产能力重复建设

民企的加快进入,让核电行业看到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担忧:核电设备和材料的细分领域很多,随着做同一类产品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市场的扩张也将会在所难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民营企业在内,已形成生产能力的1200-1650t自由锻造压力机已超过8台;近期将形成能力和正在建造的万吨级(最大到1700-1800t)自由锻造压力已超过4台;此外,拟列入计划准备建造的万吨级自由锻造压力机超过4台。

“共计超过17台,其中除8台在大型国营企业外,其余的全部在民营企业。要警惕可能形成的产能过剩。”郁祖盛坦言。

据了解,目前一些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或者经济开发区几乎都有涉及核电设备和材料的民企,其中不乏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

“核电产业的吸引以及地方政府的鼓励,让民企希望尽快在相关领域做出成绩,尽快成为合格供应商。”上述业内人士称。

而在郁祖盛看来,地方政府要协助民营企业找准进入核电制造领域的“切入点”,即扬长避短找准目标产品,防止生产能力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要注意产能和需求的平衡,防止恶性竞争,同时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机制。

除了对市场的考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核电装备制造领域最薄弱的环节是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郁祖盛认为,多数民营企业带有家族色彩,其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仍停留在适用于简单生产活动的“经验型管理”,即“人治”阶段,与适用于复杂生产活动的“规范型管理” ,即“法治”阶段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有较大的差距。距核电设备制造所必须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有更大的差距。“这也是帮助民营企业进入核电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

业内人士还指出,民企只有更好地吸收和贯彻核安全文化所要求的各种体系标准,才能更快地进入核电产业链,服务核电发展。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