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进入快速通道,风电消纳问题也日益凸显。昨日,电监会发布《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显示,2011年,“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6%,弃风电量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业内分析,目前弃风电量较高,主要因为风电发展远超规划、并网方面存在困难,要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可实行强制性配额。
所谓弃风,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现在风电面临的主要是并网的问题,之前国家对风电进行补贴,但只限于发电阶段,对于之后的输送并没有补贴。由于风电发电量不大,而且很多都在一些西部的偏远地区,把电网铺设过去成本较大,很多电网企业积极性不高,就造成现在很多风电发了之后输不出去,有的就干脆不发电的情况。
“由于地方政府拥有5万千瓦以下风电审批权,加上国家对发展风电有补贴,各地纷纷上马风电项目,造成风电发展远超规划,本地消耗不完,又输不出去,这也是影响风电消纳一个重要原因。”林伯强说。
不过,在弃风电量高居不下的同时,风电的上马项目却不见减少。据来自国家发改委网站“项目审批和核准”栏目显示,仅今年1-5月,发改委审核通过的发电项目超过100个,而其中,几乎都是风电项目。
林伯强表示,现在国家已经重视这个问题,开始推电网铺设进行补贴,这样会提高电网企业的积极性。但要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国家强制性地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进行配额。强制性配额会减少其存在的成本等方面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