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播报 |
情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观察 > 情报 >
电力环保业迎来黄金期 需警惕恶性竞争
发布日期:2012-06-15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被视为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重要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切入点,这次明确被放在“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的首位。根据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2015年底,国内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左右,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不断深入,电力环保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然而,“一哄而上”的局面使设备供应商不得不遭受“价格战”与“恶性竞争”的顽疾,加之火电企业成本压力上升,环保设备质量性能不稳定,相关政策及标准未能及时跟进、技术瓶颈亟待解决等等,我国电力环保设备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变得扑朔迷离。“节能减排给环保设备制造商带来很大利好,包括脱硫、脱硝、除尘,粗略估计有几千亿的市场规模,但由于市场准入机制过低,标准不统一,市场监管不到位,使得参与项目竞争的企业良莠不齐,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格战、不重视产品质量性能等恶性竞争的局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告诉《电气周刊》。

环保设备市场“释放”

根据中电联测算,我国目前火电装机容量大约是7亿千瓦,其中脱硝机组约1.4亿千瓦,尚有近5.6亿千瓦机组需要进行脱硝改造。根据预测,到2015年,火电烟气脱硝容量将达到7.2亿千瓦。

近年来,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电厂脱硫装机容量增长很快,截至2008年底,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装机容量超过3.79亿千瓦,约占煤电装机总容量的66%。

当年投运1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脱硫装置1.1亿千瓦。到2009年底,国内已建成的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达到5.73亿千瓦,与2008年底相比增长了10%。

目前,为满足新标准要求,很多电厂的脱硫设施都面临改造问题,甚至部分地区电厂的脱硫效率要达到97%。而随着对PM2.5监测的相关政策推出,烟气粉尘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国内很多沿用多年的技术将面临着淘汰。据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统计,到2015年末,仅脱硫设备的市场规模约有750亿元,而脱硝市场规模至少达到850亿元。此外,在电站锅炉大修过程中,还需对除尘器、脱汞等环保设备进行更新。因此,初步估算下来,“十二五”期间火电厂环保设备的总市场保守估计会在2000亿元以上。

据统计,中国超过50%的电力装机都在五大发电集团下,而五大集团中除了华能,都有自己的脱硫脱硝公司。新标准实施以来,以五大发电集团为首,电力企业在脱硫脱硝改造领域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包括龙源电力、永清环保,科行集团等在内的环保公司也表现不俗。

不能再走“低价竞争”的恶性发展道路

一方面是节能减排政策带来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发电企业在面对节能减排成本上的捉襟见肘;一方面试点脱硝电价低于此前市场预期,赢利困难的火电厂进行烟气改造还是存在一定的顾虑,另一方面,从事脱硫脱硝企业众多,技术壁垒不高,竞争加剧导致企业赢利未必会很丰厚。

尤其是火电连年亏损带来的行业困局迟迟得不到缓解,客观上令改造进度大打折扣。

“现有的环保产业公司,设计能力、建造能力、催化剂供应能力,似乎都没有问题,但要集中在短时间内全面铺开肯定是有问题的,发电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多地偏重价格因素,不重视产品质量和性能,因此造就了一大批不能正常使用的环保设施,这方面,火电脱硫的时候已有深刻教训,“十一五”期间的大规模脱硫,仅仅五年时间很多电厂的脱硫设施已经拆了重建,改造不计其数,这就是恶性竞争带来的质量问题。”王志轩解释说,“多年来很多专家提出,中国的烟气脱硝不能再走脱硫的那种一哄而上,低价竞争的恶性发展道路,但现在看来恶性竞争难以避免,因为改造时间紧、任务重,已经超出了主体的承担能力,‘萝卜快了不洗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加上现在的标准匹配、技术规范、准入门槛、催化剂监测、市场监管等方面还不是很到位,给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阻力。”“发电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故意压低报价,还要求高质量,各项指标必须达标,这会导致环保行业形成恶性竞争,最终结果只能是行业越来越萎缩。”这几乎已经成为国内环保公司的共识。他们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和有关政策来规范市场,并希望国家在税收上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扶持电力环保企业的发展。(见习记者 于海江 )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