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播报 |
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观察 > 评论 >
苗圩《人民日报》撰文: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
发布日期:2012-07-05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人民日报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路径。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上述形势下,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扎实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成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当前,全球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创新内涵愈加丰富,技术、网络、应用、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以及崭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为代表的应用电子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随着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不断渗透,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将成为主流,产业链延伸和分工深化及专业化,衍生了多种类型的生产和生活新型服务业态。这些服务将成长为经济结构中快速增长的要素,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经济增长点。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两化深度融合将促使我国工业科技含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最终对工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例如,采用知识工程、知识管理等信息技术,可以优化研发过程,构建知识化研发能力平台,强化产品研发设计创新能力,一些知名的汽车制造公司就是构建了汽车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平台,提升了其产品的研发能力;采用数据挖掘、业务智能等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制造企业集团科学经营管理决策和运维管控能力,减少各环节的资源浪费;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等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绿色制造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小化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制造执行系统、综合信息处理等技术于企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环节,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比如,宝钢建立的能源管理中心,实现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为724.65千克标煤,吨钢耗水只有6立方米,综合节能效率同行业领先。

信息技术的巨大增长潜力和强大溢出效应,决定了它是推动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要着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推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网络需求;要着力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要着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增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活力。我们相信,只要更加主动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渗透,加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我们就一定能抓住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