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播报 |
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观察 > 评论 >
从凯迪电力的转型看生物质发电的意义和前景
发布日期:2012-01-06  中国电力营销网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北京1月5日消息 据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点评:从凯迪电力的转型,看生物质发电的意义和前景。
  沈骥如:前不久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在满足必须要有《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大前提下,中国政府可以接受法律约束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的这一表态对德班大会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今后节能减排任务非常艰巨。
  但是节能减排不仅是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也是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在09年哥本哈根峰会前,中国就提出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且作为约束性的指标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我国政府提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2015年能源需求量大约为38亿吨标准煤,比原来计划的50亿吨标准煤减少了12亿吨,可见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是很重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主要的途径是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但是经济发展又需要能源,怎么办呢?就是要大力发展不排放或少排放温室气体的水电、风电、太阳能电力、核电和生物质能源。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凯迪电力公司看准了生物质发电这一战略新兴产业,该公司对我国的生物质资源以及运用生物质资源发电的市场前景,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年产秸秆8.2亿吨左右,有70%的秸秆存在回收的经济性,可以作为能源加以利用,以此计算折合可利用的每年秸秆总量约5.7亿吨。生物质发电厂规模普遍较小,装机容量多为25兆瓦左右,也就是2500千瓦,按照单个发电厂年消耗20吨燃料计算,全国可以建电厂2850座,全部装机可以达到7125万千瓦,相当于四个三峡电站,可见生物质发电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凯迪电力原来是一家主要经营煤炭脱硫和电站建设的公司,从2009年开始凯迪电力大举进军生物质发电领域,在2009年11月收购了9个生物质发电电厂项目,2010年又兼并了14个生物质发电项目,预计2012年这些燃烧秸秆能源的生物质电厂可以全部投入发电,凯迪电力也就因此转型为生物质发电为主业的战略新兴产业了。
  2011年第三季度公司每股净利润是0.67元,2011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是10.6元,市盈率是11.6倍,这些数字表明,凯迪电力是一家很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原因就是该公司看准了生物质发电的市场潜力,公司业务的转型符合国家发展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的大方向,真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然而凯迪电力和其他生物质利用公司仍然需要注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如何低成本的收集秸秆的问题,由于秸秆散布在广阔的农田中,秸秆的收集和运输就有一个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了,国家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规定每个县或100公里半径范围的区域内,不得重复布置生物质发电厂。我认为这个面积还是大了,恐怕应该缩小到半径50公里,也就是面积八千平方公里左右,即使如此,大量的秸秆如果用专门的车队来运输成本也很高,所以应该考虑依靠物流技术,利用互联网向所有空驶的卡车、拖拉机发出需要运输秸秆的地点、信息,使空驶运输车辆返程时捎带运输秸秆,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运费,降低生物质发电的成本。
  第二个问题是,我曾请教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陈宏章(音)研究员,他告诉我煤、石油的主要成份是碳氢化合物,秸秆除了碳氢还有氧,直接燃烧秸秆就浪费了其中的氧气,秸秆中的碳氢氧可以通过发酵,生产出可以替代汽油的乙醇、丁醇,还可以生产出聚醚多元醇,是一种轻质的建筑保温隔音材料,发酵秸秆后的残渣还可以造纸或作为饲料,几乎没有废物和污染,这种对秸秆吃干榨尽多层次利用,效率最高,社会效益最好,综合产值和利润最高,适合民营企业的参与,可增加大量就业,他研究的这个秸秆生物能源开发的系列技术,值得包括凯迪电力公司和所有生物质能源开发企业采纳。

中国电力营销网投稿热线:010-63438088/63361156 新闻投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14306897
邮箱:keymedia#powersp.com.cn(请将#换成@)
相关信息
2013年11月19-21日,主题为技术共建、精益求新 的全国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