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生产线已经度过了磨合期,接下来要定期结合‘工业碳效码’的数据反馈,合理规划、科学调度,保持碳排放的稳定。”10月24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碳效工程师钱心晖又一次来到某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进行指导。
碳效工程师在企业指导。国网湖州供电公司供图
该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线多,但企业碳排放水平一直保持稳定。“通过节能改造和新生产技术、生产线的引入,我们单班产能提升了10%,综合能耗降低约40%。”企业工程设备部经理姜成表示,得益于“工业碳效码”的科学分析,公司不但改变了用能方式,还加快了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改造。
近年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依托新能源云、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低碳转型的数智生态体系,为政府宏观调控、监管决策提供服务支持,为企业精益决策、节能降碳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企业低碳转型、服务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低碳化,构建起全方位低碳服务生态圈。
“碳排放数据涉及多个行业,数据种类多、类型杂,碳测评方式需要考虑行业因素,也要考虑制造水平、减碳技术、工艺设备等多个维度,‘碳效+’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出为全领域降碳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平台和机制体制支撑。”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碳效+”项目负责人王函韵介绍。
据悉,早在2021年,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就贯通经信、电力、统计、发改、金融机构等数据链条,首创“碳效码”数字化评价载体,将电网侧平台与浙江省经信厅数字经济门户、浙里办等政府侧平台,以及企业码、绿贷通、浙江绿证等企业侧平台打通,打造碳管理、碳考核一体化数字化平台,开发“碳效智能对标”模型,建立融合“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碳中和进程”三个标识于一体的工业碳效智能对标体系,通过“碳效码”标识评价企业碳效等级并每年动态调整,评价结果运用于绿色工厂星级评定、“亩均论英雄”评价等。目前,“碳效码”已覆盖工业领域42个细分行业,实现全省规上企业赋码并定期发布。
同时,该公司对高碳排能源企业开展碳实测,对燃煤发电机组排放烟气的压力、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实行连续在线监测,实现火电企业碳排放数据实时在线核算,同时将多源数据汇集成为碳场景数据仓,涵盖浙江全域49345家规上工业企业、206家金融机构及所辖9611个网点的数据内容,一站式满足政府、企业多场景取数需求,服务政企随时掌控碳排水平。
基于庞大的多元数据和测评成果,该公司还打造起“碳效+技改”绿改超市,对碳效评价落后企业进行绿色减碳技术诊断,通过财政激励和技术支持引导企业主动谋划节能改造,目前已完成81个项目的绿色改造线上流程,节约标煤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
此外,国网湖州供电公司打造“碳效+金融”绿金超市,将“碳效码”与浙江省金融监管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互联,将企业碳效评价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纳入授信全流程,通过采取差异化的利率定价、授信额度、贷款规模等措施,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低碳方向倾斜,共服务206家金融机构,助力绿色金融贷款超650亿元;打造“碳效+用能”绿能超市,以碳应用为载体,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绿色、绿证、碳权益交易等服务,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改善用能结构,目前已推动210家工业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累计成交18.6亿千瓦时。
“碳效+”数智生态价值实现体系为多方提供碳排放管理、节能降碳策略、绿色生活实践等方面创新解决方案。2024年9月,《“碳效+”数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实践》入选国家数据局公布的50个“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
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将持续拓展新能源云在全国各省市的就地化应用,根据政府、各类企业等社会相关方不同需求,由电网企业牵头对接,引导属地政府在政策、标准、立法等向低碳转型方面倾斜,主动服务当地高碳排企业,以成立工作组等多种形式,共同谋划低碳转型项目落地实施,助力“浙江经验”推广全国。